时区:Asia/Shanghai
S20-2 |
主题20、城市海岸带与陆海统筹 专题20.3、专题20.9(19日上午,402)@主题20、城市海岸带与陆海统筹2024年05月19日 08:00~12:00 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402 会议主席:郑越/厦门大学;刘宇鹏/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时刻表 V14 发布时间:2024-05-15 16:32:20 |
|||
开始 | 结束 | 持续 | 编号 | 标题 |
---|---|---|---|---|
专题20.3 全球变化下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召集人:郑新庆、张沛东、陈石泉) | ||||
08:00 | 08:15 | 15 | 3730 |
基于菌群操纵改善珊瑚健康的前景与挑战李洁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08:15 | 08:30 | 15 | 3724 |
海洋热浪下造礁石珊瑚的能量收支平衡机制周智 研究员/海南大学
|
08:30 | 08:37 | 7 | 3731 |
绘制海草保护和恢复优先事项图:将生境适宜性与人为压力结合起来杜建国 研究员/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
08:37 | 08:44 | 7 | 3721 |
南海珊瑚礁区蓝藻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罗肇河 研究员/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
08:44 | 08:51 | 7 | 3713 |
南海冷水珊瑚丘的最新研究进展及保护前景赵美霞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08:51 | 08:58 | 7 | 3729 |
南海长棘海星快速示踪及暴发预警王丽伟 副教授/广西大学
|
08:58 | 09:05 | 7 | 3726 |
升温和酸化对大型钙化海藻-孔石藻生长钙化及诱导珊瑚幼虫附着的影响杨芳芳 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09:05 | 09:12 | 7 | 3725 |
近40 年来大亚湾造礁石珊瑚群落结构的演变分析王广华 副教授/广西大学
|
09:12 | 09:19 | 7 | 3723 |
珊瑚益生菌筛选及其抗病机制研究苏宏飞 副教授/广西大学海洋学院
|
09:19 | 09:26 | 7 | 3722 |
弧菌对珊瑚共生菌群结构的影响与群体感应淬灭干预孙晓晖 副教授/华侨大学
|
09:26 | 09:33 | 7 | 3720 |
热胁迫下珊瑚共生蓝细菌(Cyanobium sp.)的潜在作用梁甲元 副教授/广西大学
|
09:33 | 09:40 | 7 | 3716 |
海南海草床资源现状、保护及修复探讨陈石泉 副研究员/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
|
09:40 | 09:47 | 7 | 3715 |
全球变化下南海北部近岸珊瑚群落的生态演变、适应性与保护建议许莉佳 高级工程师/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
09:47 | 09:54 | 7 | 3714 |
营养盐对盾形陀螺珊瑚共生微生物(虫黄藻、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和共现网络的影响研究蔡灵 高级工程师/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
09:54 | 10:01 | 7 | 3711 |
南海珊瑚共生蟹物种多样性格局及其气候变化响应特征秦耿 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10:01 | 10:08 | 7 | 3727 |
我国牡蛎礁现状及保护修复建议杨朋 高级工程师/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华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
10:08 | 10:15 | 7 | 3710 |
基于驯化作用的造礁珊瑚热适应性研究俞小鹏 助理教授/广西大学
|
10:15 | 10:22 | 7 | 3718 |
共生虫黄藻差异对其珊瑚宿主营养可塑性的影响王啟芳 博士后/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
10:22 | 10:29 | 7 | 3728 |
琼东上升流环境对海南东部珊瑚礁影响的初步研究朱文涛 博士研究生/海南大学
|
10:29 | 10:36 | 7 | 3719 |
珊瑚钙化对全新世中晚期气候事件的响应邓广超 博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10:36 | 10:56 | 20 | 茶歇 | |
专题20.9 人类活动和自然变化双重作用下近海环境变迁(召集人:吴梅林、赵辉、吴真真) | ||||
10:56 | 11:11 | 15 | 3733 |
热带气旋过后海表浮游植物爆发的可能性机制赵辉 教授/广东海洋大学
|
11:11 | 11:18 | 7 | 3743 |
南海西部弱冷涡中氮形态分类与确认吴梅林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11:18 | 11:25 | 7 | 3741 |
白骨壤根际微生物应对重金属和盐胁迫的长期适应机制尚琛晶 研究员/深圳大学
|
11:25 | 11:32 | 7 | 3747 |
人类活动和热带台风影响下湛江湾富营养化形成及其对藻华的调控过程张鹏 副教授/广东海洋大学
|
11:32 | 11:39 | 7 | 3732 |
海洋生态修复区域珊瑚生长及其环境变化初步研究吴真真/国家海洋局海口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
|
11:39 | 11:46 | 7 | 3735 | |
11:46 | 11:53 | 7 | 3736 | |
11:53 | 12:00 | 7 | 3739 |
Long-term alterations of nutrients and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in Daya Bay, South China Sea (1986-2020)RajapakshaW.G. Ranjan Pradeep Kumara 硕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12:00 | 12:07 | 7 | 3738 |
北部湾沉积物细菌群落特征及其生态功能分析车文学 博士研究生/广东海洋大学
|
S20-3 |
主题20、城市海岸带与陆海统筹 专题20.4、专题20.6、专题20.7(19日下午,4F观海厅2)@主题20、城市海岸带与陆海统筹2024年05月19日 13:00~18:00 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4F观海厅2 会议主席:郑越/厦门大学;刘宇鹏/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时刻表 V14 发布时间:2024-05-15 16:32:20 |
|||
开始 | 结束 | 持续 | 编号 | 标题 |
---|---|---|---|---|
专题20.4 湿地和海洋生态廊道:生态连通性及其保护(召集人:杜建国、贾亦飞、李伟) | ||||
13:00 | 13:15 | 15 | 3749 |
白枕鹤种群下降 对维持生态连通性完整的启示贾亦飞 副教授/北京林业大学
|
13:15 | 13:22 | 7 | 3750 |
不同干扰强度下湿地土壤-植物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耦合关系分析邹雨函 博士研究生/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
|
13:22 | 13:37 | 15 | 3748 |
微塑料在典型海洋生态系统间的连通性研究—以西沙群岛海草床和珊瑚礁为例方超 副研究员/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
13:37 | 13:44 | 7 | 3788 |
气候快速变化背景下海洋水文要素与物理连通性对渤海牡蛎礁的潜在影响袁承仪 副教授/天津科技大学
|
13:44 | 13:51 | 7 | 3787 |
基于拉格朗日模型的东山-南澎列岛造礁珊瑚生态廊道识别研究黄丁勇/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
13:51 | 13:58 | 7 | 3786 |
盐城滨海湿地水鸟生态廊道网络的情景优化研究黄赓 硕士研究生/北京林业大学
|
13:58 | 14:05 | 7 | 3785 |
我国滨海湿地演化对迁徙鸟类的影响研究伊坤朋 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14:05 | 14:12 | 7 | 3784 |
黄渤海土地利用变化对鸻鹬类水鸟栖息地连通性的影响:动态与情景模拟杨成/中科院地理资源所
|
14:12 | 14:19 | 7 | 3783 |
北京市海淀区湿地生态网络构建分析及优化布局王泽成 硕士研究生/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
|
14:19 | 14:26 | 7 | 3782 |
Predicting seasonal distributions and ecological corridors of small yellow croaker陈琳 硕士研究生/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
14:26 | 14:33 | 7 | 3781 |
虎鲨全球洄游路径及其保护对策研究李晶/中国海洋大学
|
14:33 | 14:40 | 7 | 3780 |
海洋生态廊道研究进展与展望杜建国 研究员/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
14:40 | 15:00 | 20 | 茶歇 | |
专题20.6 人海系统耦合过程与演化(召集人:狄乾斌、李少斌) | ||||
15:00 | 15:15 | 15 | 3796 |
人海耦合系统中土地覆盖与利用的时空动态 与情景模拟杨武 研究员/浙江大学
|
15:15 | 15:22 | 7 | 3795 |
海域使用效率衡量及海岸带管控研究马仁锋 教授/宁波大学
|
15:22 | 15:29 | 7 | 3794 |
海岸带人海复合系统建模初探李少斌 副教授/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
|
15:29 | 15:36 | 7 | 3793 |
多源遥感支撑下的近海岸地理要素精细提取王煜淼 助理研究员/宁波大学
|
15:36 | 15:43 | 7 | 3792 |
共生理论视角下海洋渔业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演化与路径机制分析陈小龙 博士研究生/辽宁师范大学
|
15:43 | 15:50 | 7 | 3791 |
海岸带产业发展模拟与可持续性评估江挺 硕士研究生/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
|
15:50 | 15:57 | 7 | 3790 |
基于GRU模型的中国沿海城市碳排放预测及关键因素识别侯智文 博士研究生/辽宁师范大学
|
15:57 | 16:04 | 7 | 3789 |
中国国际重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空间分异归因研究高梦凡 博士研究生/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16:04 | 16:14 | 10 | 茶歇 | |
专题20.7 海平面变化与海岸变迁(召集人:余凤玲、熊海仙、吕柯伟、陈静) | ||||
16:14 | 16:29 | 15 | 3803 |
碳中和下冰盖消融引起的海平面持续上升李大玮 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
|
16:29 | 16:44 | 15 | 3802 |
The “stabilized” sea level in late Holocene杨虎 研究员/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
16:44 | 16:51 | 7 | 3816 |
硅藻代用指标揭示的渤海湾中晚全新世气候变化商志文 高级工程师/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
|
16:51 | 16:58 | 7 | 3815 |
基于IPOA-BILSTM模型的验潮站月海平面高预测刘娉婷 硕士研究生/东华理工大学
|
16:58 | 17:05 | 7 | 3814 | |
17:05 | 17:12 | 7 | 3813 |
滨州贝壳堤岸滩蚀淤过程与原因分析文明征 高级工程师/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华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
17:12 | 17:19 | 7 | 3812 |
海南岛清澜港红树林与全新世古环境记录张雅泽 助理研究员/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
17:19 | 17:26 | 7 | 3811 |
热带西太平洋极端海平面多尺度贡献因素分解贾思汗 硕士研究生/厦门大学
|
17:26 | 17:33 | 7 | 3810 |
九龙江河口典型潮滩沉积微相分异指标识别潘大东 副教授/闽南师范大学
|
17:33 | 17:40 | 7 | 3809 |
辽东湾中全新世海面高度姜兴钰 高级工程师/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华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
17:40 | 17:47 | 7 | 3808 |
基于近岸卫星高度计产品的东南亚区域沿岸海平面变化分析宋绪强 硕士研究生/厦门大学
|
17:47 | 17:54 | 7 | 3807 |
渤海南岸全新世海平面变化:远区GIA过程与中全新世高海平面田立柱 高级工程师/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华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
17:54 | 18:01 | 7 | 3806 |
弧形砂质海岸形态动力演变及海岸工程响应陈斌 讲师/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
|
18:01 | 18:08 | 7 | 3805 |
渤海湾第二道贝壳堤记录的岸线变迁袁海帆 工程师/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华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
18:08 | 18:15 | 7 | 3804 |
中晚更新世以来华南砂质海岸演化——以陆丰十二湖为例马浚洋 硕士研究生/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海洋地质系
|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注册截止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