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长棘海星快速示踪及暴发预警
编号:372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4 10:36:32 浏览:917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08:51(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7min

所在会场:[S20] 主题20、城市海岸带与陆海统筹 [S20-2] 主题20、城市海岸带与陆海统筹 专题20.3、专题20.9(19日上午,402)

暂无文件

摘要
    长棘海星(Acanthaster cf. solaris,简称COTS)被称为“珊瑚杀手”,其大面积暴发会使健康的珊瑚礁生态系统遭受灭顶之灾。目前COTS评估技术耗时费力精确度低,仍缺乏有效的示踪、预警手段,是世界性的生态难题。本研究利用eDNA独有的指征特性,结合电化学生物传感技术便捷高效等优点,首次构建出长棘海星eDNA生物传感平台,经与ddPCR方法对比证明该传感平台的准确性(p> 0.05);通过室内养殖样本测试,构建出电化学信号——eDNA浓度——COTS种群密度的对应关系;开展了对中国南海地区长棘海星eDNA现场检测工作,检测结果与水下生态调查结果一致。因此,本研究为实现长棘海星eDNA实时快速检测,预测长棘海星的生长和时空分布趋势,以及在区域尺度上对长棘海星的暴发预警及生物防治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
珊瑚礁危机,长棘海星,eDNA,生物传感技术,现场检测
报告人
王丽伟
副教授 广西大学

稿件作者
王丽伟 广西大学
余克服 广西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