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珊瑚共生蟹物种多样性格局及其气候变化响应特征
编号:371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4 10:31:28 浏览:883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09:54(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7min

所在会场:[S20] 主题20、城市海岸带与陆海统筹 [S20-2] 主题20、城市海岸带与陆海统筹 专题20.3、专题20.9(19日上午,402)

暂无文件

摘要
梯形蟹总科(Trapezioidea),是珊瑚礁生态系统中最普遍存在的一类珊瑚共生甲壳类群,是维护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生态功能类群。我国南海岛礁广泛分布着珊瑚礁生态系统,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多重威胁的背景下,认识南海珊瑚礁重要功能生物类群的多样性格局的现状与演化趋势,对于保护南海珊瑚礁生物多样性安全和维护岛礁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历史资料与航次调查数据,确定我国南海海域梯形蟹总科至少有26个物种,包括4个新纪录种。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梯形蟹总科祖先大约起源于108 Mya,至少存在两个系统关系较远的谱系。两个谱系都包含与珊瑚专性共生的类群,且两个独立进化的专性共生类群(梯形蟹属、拟梯形蟹科)分别演化出了光滑扁平的头胸甲、巨大的螯足等与珊瑚共生相适应的趋同性状。通过连续 4 个年度的航次任务,完成了覆盖海南岛、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等南海主要珊瑚礁区的梯形蟹属多样性调查,分析了11 个梯形蟹属物种的性比、体型、体色等性状多样性特征,发现南海梯形蟹不同群岛珊瑚礁区的梯形蟹属物种丰度普遍很高(6-11 种),且在同一株珊瑚微生境内普遍存在多物种共存现象(1-6种)。
本研究首先明确了 9 种梯形蟹与其 6 种共生宿主石珊瑚的共生关系,进而对其开展了当前和未来不同情境下的适宜生境预测,结果发现,与传统模型相比,在模型中纳入珊瑚礁物种的种间关系后,梯形蟹物种多样性预测结果在 50%以上的分布区域发生了显著变化;将共生关系纳入预测模型,我们发现与珊瑚共生的梯形蟹将在未来全球变化中丧失更多适宜生境。
 
关键词
梯形蟹,南海,物种多样性,地理格局
报告人
秦耿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稿件作者
马少博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秦耿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张志新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王信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林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