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更新世以来华南砂质海岸演化——以陆丰十二湖为例
编号:380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4 12:36:12 浏览:806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8:08(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7min

所在会场:[S20] 主题20、城市海岸带与陆海统筹 [S20-3] 主题20、城市海岸带与陆海统筹 专题20.4、专题20.6、专题20.7(19日下午,4F观海厅2)

暂无文件

摘要
海岸带是陆海相互作用最为剧烈的地带,而缺少大型河流注入的海岸带是海陆作用范围最大的地带。通过陆丰十二湖沿岸岩芯样本,运用光释光测年(OSL)和放射性碳测年(AMS14C)构建年代学模型,结合探地雷达(GPR)、沉积物粒度与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确定沉积相和沉积物源变化。研究结果显示,中晚更新世以来华南地区砂质海岸经历了多次海侵事件。第一阶段(MIS 6至更早)记录低海平面陆相暴露风化期的花斑黏土沉积。第二阶段(MIS 5e~ MIS 5d)指示末次间冰期高海平面阶段,开阔海湾环境中的浅海沉积。第三阶段(MIS 5c至今)记录在缺少直接沉积物源供应环境下,陆相风沙沉积和海滩沉积。该演化模型表明冰期与间冰期旋回与海平面变化是砂质海岸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关键词
沉积物匮乏海岸;海平面变化;沉积物源;中晚更新世
报告人
马浚洋
硕士研究生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海洋地质系

稿件作者
马浚洋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海洋地质系
余凤玲 厦门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