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海土地利用变化对鸻鹬类水鸟栖息地连通性的影响:动态与情景模拟
编号:378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4 12:18:25 浏览:957次
口头报告
摘要
栖息地连通性的时空变化将影响迁徙水鸟群落结构的稳定性。过去几十年黄渤海滨海栖息地土地利用发生巨大变化,但这种影响如何改变栖息地斑块之间的连通性以及未来土地利用变化如何驱动栖息地连通性的变化尚不清楚。以黄渤海滨海湿地39种鸻鹬类水鸟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地覆被数据、水鸟记录、以及生物气候和人为干扰等环境因子,耦合MaxEnt模型、CA-Markov模型和图论法,评估历史和未来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水鸟栖息地分布格局,研究发现2000-2020年间,67%的水鸟物种栖息地连通性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到2050年,一切照常情景(BAU)下,79%的水鸟物种栖息地连通性在仍将持续下降,但在生态保护情景(EP)下,90%种水鸟物种栖息地连通性较BAU情景得到改善。环渤海地区、山东莱州湾地区正在成为维持鸻鹬类水鸟栖息地连通性核心区域,dPC重心呈现西北偏移的特征。此外我们的研究也表明,自然生境dPC显著高于人工生境,2000-2020年间,人工湿地栖息地dPC值不断提升,人工湿地在水鸟栖息地选择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不同水鸟物种对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的选择性和依赖性上存在较大差异,在未来迁飞通道保护与管理中,将自然生境的保护与恢复摆在突出位置,并提升人工湿地的生境质量,有助于更好地指导生态保护实践和促进黄渤海地区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黄渤海;土地利用变化;栖息地连通性;情景模拟
稿件作者
杨成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
段后浪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