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冷水珊瑚丘的最新研究进展及保护前景
编号:3713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4 10:31:56 浏览:892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08:44(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7min

所在会场:[S20] 主题20、城市海岸带与陆海统筹 [S20-2] 主题20、城市海岸带与陆海统筹 专题20.3、专题20.9(19日上午,402)

暂无文件

摘要
冷水珊瑚生态系统是除冷泉、热液外的深海第三大生态系统。由冷水石珊瑚和沉积物形成的冷水珊瑚丘是生物过程、地质过程和水动力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相比浅海暖水珊瑚礁,其研究程度相对较低。近年来,随着深潜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深海研究的不断深入,大量的冷水珊瑚生态系统,特别是大西洋冷水珊瑚丘被发现,建立了许多冷水珊瑚自然保护区。南海毗邻西太平洋冷水石珊瑚生物多样性中心,之前有少量零星记录。本研究通过拖网取样和视频观测,在南海西北部大陆架新发现并确认冷水珊瑚丘的存在。依据珊瑚的外观形态和骨骼结构,对冷水石珊瑚标本进行了种级鉴定,并对视频中记录的柳珊瑚、竹珊瑚和黑珊瑚及伴生底栖生物进行了区分。在南海西北部的大陆海底丘上发现了新的冷水石珊瑚及其相关生物组合,不仅揭示了该特殊生境的显著高生物多样性,也展示了南海冷水珊瑚丘的潜在分布和保护前景。
 
关键词
南海,冷水珊瑚,石珊瑚,生态保护
报告人
赵美霞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稿件作者
赵美霞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