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理论视角下海洋渔业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演化与路径机制分析
编号:379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4 12:24:55 浏览:800次
口头报告
摘要
海洋渔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海洋渔业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对推动我国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和核心技术攻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与战略价值。以三大海洋经济圈为例,深入剖析海洋渔业产业链与创新链内涵,基于共生理论框架下分析海洋渔业“双链”融合理论机制,采用改进的横纵向拉开档次法、Lotka-Volterm模型测度中国海洋渔业产业链和创新链时空分异及融合共生度时空演变、融合路径。结果表明:①海洋渔业产业链和创新链水平均有大幅提升,空间分布上存在“路径依赖”和“马太效应”,区域发展水平差距悬殊。②研究期内海洋渔业“双链”融合共生度波动上升,呈“N”型演变趋势。③海洋渔业“双链”融合共生度具有单极格局向多极格局转变规律,南部海洋经济圈融合共生度最高,呈“北高南低”空间格局,北部海洋经济圈为“中间高、两端低”。④根据海洋渔业“双链”融合共生组织和行为组合机制,沿海地区海洋渔业“双链”融合主要包括9种融合共生机制,并伴随着提升、跃迁、衰退以及滞后的时序转化特征。基于此,针对不同类型的融合共生机制探究海洋“双链”融合路径,并从共生单元扩容、共生界面互动、共生环境赋能、共生模式转型四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稿件作者
陈小龙
辽宁师范大学
狄乾斌
辽宁师范大学
梁晨露
辽宁师范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