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益生菌筛选及其抗病机制研究
编号:3723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4 10:34:54 浏览:1011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09:12(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7min

所在会场:[S20] 主题20、城市海岸带与陆海统筹 [S20-2] 主题20、城市海岸带与陆海统筹 专题20.3、专题20.9(19日上午,402)

暂无文件

摘要
    珊瑚礁具有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但受到珊瑚疾病爆发和防治手段缺乏影响而急剧退化,本研究尝试利用益生菌防治珊瑚疾病。首先,通过原位模拟培养和活性筛选获得271株细菌,包括:拮抗活性菌29株、群体淬灭活性菌20株、蛋白酶产生菌136株、β-葡萄糖苷酶产生菌87株。其次,通过回接实验和珊瑚健康评估确定候选益生菌抗病作用浓度和提前干预时间,建立益生菌防治疾病模型。再次,结合多组学数据揭示益生菌Bacillus sp. GXU-Z9通过维持珊瑚宿主的共生虫黄藻密度和共附生微生物群落稳定,促进宿主的免疫系统启动的抗病机制。最后,通过代谢组学和添加实验证实益生菌抗病效应物为泛酸和N-Alpha-acetyllysine。本研究所获得的抗病益生菌及其机制,为珊瑚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也为珊瑚礁生态修复提供原创材料。
关键词
鹿角杯形珊瑚 益生菌 Bacillus sp. GXU-Z9 溶珊瑚弧菌 抗病机制
报告人
苏宏飞
副教授 广西大学海洋学院

稿件作者
苏宏飞 广西大学海洋学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