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枕鹤种群下降 对维持生态连通性完整的启示
编号:374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4 11:06:14 浏览:826次
特邀报告
摘要
土地利用/覆被的快速变化和全球气候变化是直接改变栖息地选择的重要因素。虽然水鸟能够通过改变食性、分布、迁移动态和繁殖策略等方式适应这些变化,但在土地利用/覆被的快速变化下,这些适应行为不足以消除栖息地变化所带来的威胁。对东亚鹤类而言,研究其适应这些变化的能力和机制,维持其栖息地的功能及生态廊道的完整性,是在濒危物种保护与管理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鹤类是湿地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枕鹤为“易危物种”是我国唯一种群持续下降的鹤类。近年来由于渤海湾湿地的土地利用和围垦以及极端气候事件增多导致许多栖息地退化甚至消失,白枕鹤的生存仍面临挑战。本研究综合应用卫星跟踪技术和3S技术等技术,针对白枕鹤对于湿地变化的适应性机制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白枕鹤种群快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主要迁徙停歇地渤海湾的适宜栖息地由于人类发展而发生破碎化和丧失、重要停歇地密云水库受南水北调的影响改变栖息地类型,生态廊道的瓶颈是导致种群下降主要原因,阐明了保障迁徙鸟类生态廊道完整和连通性的重要性,证实了加强人工湿地的管理是天然湿地退化和减少下的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