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滨海湿地演化对迁徙鸟类的影响研究
编号:3785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4 12:18:40 浏览:807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3:58(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7min

所在会场:[S20] 主题20、城市海岸带与陆海统筹 [S20-3] 主题20、城市海岸带与陆海统筹 专题20.4、专题20.6、专题20.7(19日下午,4F观海厅2)

暂无文件

摘要
我国鸟类面临严重生存危机,约有15%~20%的野生鸟类处于濒危状态,高于世界10%~20%的水平。到2020年中国沿海11省市,尚有24.69万公顷围填海指标。自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沿海有53%的温带湿地、73%的红树林和80%的珊瑚礁消失。研究表明,沿海140个满足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网络保护标准的湿地中,还有69个没有得到保护。当前建有海堤的海岸线已经占到中国海岸线总长度的61%。若是最后的栖息地遭到破坏,迁徙水鸟会由于来不及适应栖息地的变化而消亡。而我国将湿地被划为未利用地,被认为是合理的可建设用地。面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全球性挑战,精准识别鸟类重要栖息地,明确当前保护真空区和确立优先地,是制定鸟类保护方案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迁徙候鸟,滨海湿地,栖息地,生物多样性保护
报告人
伊坤朋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稿件作者
伊坤朋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