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鲨全球洄游路径及其保护对策研究
编号:378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4 12:17:37 浏览:1080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4:26(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7min

所在会场:[S20] 主题20、城市海岸带与陆海统筹 [S20-3] 主题20、城市海岸带与陆海统筹 专题20.4、专题20.6、专题20.7(19日下午,4F观海厅2)

暂无文件

摘要
 虎鲨(Galeocerdo cuvier)是一种高度洄游的海洋顶级捕食者,广泛分布于全球温暖水域。目前,虎鲨种群面临着过度捕捞、栖息地丧失和退化、误捕、非法贸易以及缺乏保护等压力,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中的近危物种之一。为有效保护虎鲨,不仅需要维护其现有栖息地,还需采取措施减少人类活动对其洄游过程造成的威胁。然而,由于虎鲨在自然界中迁徙时间长、成本高,并存在技术限制等因素,在了解虎鲨全球分布和迁徙路线方面知识有限。本研究首先利用R软件Biomod2包构建物种分布模型(SDM),得到了虎鲨适宜栖息地的空间分布情况。随后,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确定了16条潜在全球洄游路径,并主要位于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东部边界沿岸地区;同时也发现一些路径连接沿海和深远海区域。此外,将虎鲨潜在分布区与潜在洄游路径与现有世界海洋保护区(MPA)进行叠加比对,在其中找出了特别需要关注并加强保护措施的空白区域。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建立起覆盖全球范围内的虎鲨生态保护网络;加强渔业管理以减轻对其生存和迁徙路径上所承受的捕捞压力;增强对虎鲨生活史及迁徙路径方面的研究并促进数据共享等手段来增进对全球范围内虎鲨连通性及其潜在迁徙路径进行有效保护。
 
关键词
虎鲨;洄游;保护
报告人
李晶
中国海洋大学

稿件作者
李晶 中国海洋大学
庄鸿飞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