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区:Asia/Shanghai
S14-1 |
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 专题14.1、专题14.2、专题14.3(18日下午,B2鹭江厅VIP3)@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2024年05月18日 13:00~18:00 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B2鹭江厅V I P3 会议主席:高旭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朱文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李成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时刻表 V15 发布时间:2024-05-15 16:31:00 |
|||
开始 | 结束 | 持续 | 编号 | 标题 |
---|---|---|---|---|
专题 14.1 裂隙介质渗流机理、模拟和应用 | ||||
召集人:杨志兵、王礼春、马雷 | ||||
13:00 | 13:12 | 12 | 2709 |
基于HydrothermalFoam的海底热液循环数值模拟胡鹏 教授/浙江大学
|
13:12 | 13:24 | 12 | 2719 |
基于深度学习数据同化的裂隙-孔隙介质反演刻画南统超 教授/河海大学
|
13:24 | 13:36 | 12 | 2718 |
多尺度裂隙基质系统中地下水污染反常运移数值模拟研究马雷 副教授/合肥工业大学
|
13:36 | 13:48 | 12 | 2720 |
基于模拟实验探讨断裂-流体-岩石体系中的矿物溶解-沉淀过程DingQian 副研究员/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油气勘探研究所
|
13:48 | 14:00 | 12 | 2716 |
裂隙介质非饱和渗流多尺度行为研究杨志兵 教授/武汉大学
|
14:00 | 14:08 | 8 | 2715 |
基于深度学习融合多源数据的裂隙网络识别研究邓亚平 讲师/合肥工业大学
|
14:08 | 14:16 | 8 | 2711 |
交叉裂隙多相渗流行为对裂隙网络中LNAPL迁移行为的影响薛松 讲师/三峡大学
|
14:16 | 14:24 | 8 | 2714 |
裂隙介质反应性渗流中碳酸钙沉淀的细观机制王泽君 讲师/河海大学
|
14:24 | 14:32 | 8 | 2707 |
水力层析技术在岩溶网络含水层刻画中的应用:一种惩罚项方法王超琦 博士后/河海大学
|
14:32 | 14:37 | 5 | 2710 |
平板裂隙非牛顿流体径向渗流特性研究袁晶晶 博士研究生/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
14:37 | 14:42 | 5 | 2717 |
回流区的演化对粗糙单裂隙中异常溶质运移影响机理研究邢坤 博士研究生/南京大学
|
14:42 | 14:47 | 5 | 2713 |
基于机器学习知识提取的渗透率预测模型张佳 博士生/武汉大学
|
14:47 | 14:52 | 5 | 2708 |
天休热液区海底热液循环数值模拟姚进蓉 博士研究生/Zhejiang University
|
14:52 | 14:57 | 5 | 2712 |
近断层地下厂房洞室渗流控制措施的优化设计研究陈锴锟 博士研究生/武汉大学
|
14:57 | 15:07 | 10 | 茶歇 | |
专题 14.2 地下水水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污染环境修复 | ||||
召集人:李成城、史浙明、高旭波、周仲魁、何宝南、廖福 | ||||
15:07 | 15:19 | 12 | 3011 |
岩溶水污染的水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高旭波 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5:19 | 15:31 | 12 | 3012 |
浅层高砷地下水中好氧甲烷氧化介导的砷转化释放过程和机理王艳红 副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5:31 | 15:43 | 12 | 3654 |
鄱阳湖流域典型抗生素污染特征与处理李佳乐 副教授/东华理工大学
|
15:43 | 15:55 | 12 | 3389 |
格尔木地区地下水微生物与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共演化郭亮 副教授/西安科技大学
|
15:55 | 16:03 | 8 | 3005 |
典型全氟化合物在孔隙介质中的迁移特征黄丹丹 讲师/东华理工大学
|
16:03 | 16:08 | 5 | 3008 |
氮污染和水力连接的河湖洪泛平原生态系统中地下水微生物群落组成时空特征乔志远 博士研究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16:08 | 16:13 | 5 | 3007 |
溶解性有机质影响下生物膜对地下水中砷迁移转化的水文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李慧慧 博士研究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6:13 | 16:18 | 5 | 3010 |
基于可解释机器学习模型和路径分析方法揭示沙颍河流域浅层地下水硝酸盐氮污染分级的驱动因素及成因褚宴佳 硕士研究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16:18 | 16:23 | 5 | 3009 |
煤矿酸性矿井排水对河流胶体有机质组成特征及其与铜结合的影响汪成梁 硕士研究生/中国矿业大学
|
16:23 | 16:28 | 5 | 3006 |
微生物和溶解性有机质共同作用下方解石对氟的吸附机制研究刘张慧 硕士研究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6:28 | 16:38 | 10 | 茶歇 | |
专题 14.3 岩溶水资源与生态修复 | ||||
召集人:高旭波、蒲俊兵、常勇、李成城、关翔宇 | ||||
16:38 | 16:50 | 12 | 2927 |
人类强扰动环境下岩溶地下水系统演变及其生态影响—以广安市华蓥山北段为例袁建飞 正高级工程师/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
16:50 | 17:02 | 12 | 3849 |
不同贝叶斯融合方案模拟岩溶流域流量及不确定性分析常勇 副教授/河海大学
|
17:02 | 17:14 | 12 | 3423 |
晋祠泉域盆山耦合带岩溶水-孔隙水相互作用研究李成城 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7:14 | 17:26 | 12 | 2926 |
水文曲线识别峰丛洼地型地下河流域水文特征郭永丽 副研究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
17:26 | 17:34 | 8 | 2923 |
桂林会仙岩溶湿地生态水文过程及水资源调控樊连杰 副研究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
17:34 | 17:42 | 8 | 2922 |
跨河双层管道复杂岩溶水系统污染物溯源与修复任坤 副研究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
17:42 | 17:47 | 5 | 2925 |
基于排泄量、同位素和稀土元素的黔东南鱼洞河流域鱼洞泉水文地质特征研究郝海洋 博士研究生/贵州大学
|
17:47 | 17:52 | 5 | 2924 |
金沙江断裂带地热水出露机制及其岩性控制研究杨洪杰 硕士研究生/西南交通大学
|
17:52 | 17:57 | 5 | 4082 |
基于DPSIR模型的辛安泉域岩溶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张云飞 硕士研究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S14-2 |
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 专题14.4、专题14.5、专题14.6(18日下午,B2鹭江厅VIP4)@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2024年05月18日 13:00~18:00 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B2鹭江厅V I P4 会议主席:高旭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朱文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李成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时刻表 V15 发布时间:2024-05-15 16:31:00 |
|||
开始 | 结束 | 持续 | 编号 | 标题 |
---|---|---|---|---|
专题 14.4 地表水与地下水交互:耦合机制、数值模拟与实际应用 | ||||
召集人:戴恒、鲜阳、梁修雨、文章、谢月清、田勇 | ||||
13:00 | 13:12 | 12 | 3030 |
SERGHEI:一个基于高性能并行计算技术的二维地表水-三维地下水耦合模型李质 研究员/同济大学
|
13:12 | 13:24 | 12 | 3025 |
潜水面最高点一定是地下水分水岭吗?——以河间地块为例韩鹏飞 副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13:24 | 13:36 | 12 | 3027 |
生物扰动下的地表-地下水作用过程与氮循环转化姜启豪 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
|
13:36 | 13:48 | 12 | 3019 |
非均质含水层中基于改进SPH方法的溶质运移模拟研究焦甜 讲师/西北大学
|
13:48 | 13:56 | 8 | 3024 |
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水-地下水交换的动态变化对河川基流来源组成的影响探究张志远 讲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13:56 | 14:04 | 8 | 3023 |
流体密度对河岸带水量交换和关键参数的反演影响马冲/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4:04 | 14:09 | 5 | 3028 |
关闭矿井地下水位回升引起地表抬升动态机制研究罗锦 博士研究生/安徽理工大学
|
14:09 | 14:14 | 5 | 3018 |
降水变化对小型农业集水区氮迁移转化的影响研究王乔玉 博士研究生/河海大学
|
14:14 | 14:19 | 5 | 3026 |
拉萨河流域冰川退缩对地表水-地下水影响机制何秋乐 博士研究生/南方科技大学
|
14:19 | 14:24 | 5 | 3021 |
考虑植物水力学的水文过程模拟魏小强 硕士研究生/水资源工程与调度全国重点实验室
|
14:24 | 14:29 | 5 | 3029 |
鲁北平原典型区水循环演化特征分析李晓娟 硕士研究生/首都师范大学
|
14:29 | 14:34 | 5 | 3020 |
三河尖闭坑矿井采空区积水过程分析逄仁昊 硕士研究生/中国矿业大学
|
14:34 | 14:39 | 5 | 3022 |
计算单元划分引起分布式水文模型在分析土地利用变化水文效应的不确定性研究孙金星 硕士研究生/赣南师范大学
|
14:39 | 14:49 | 10 | 茶歇 | |
专题 14.5 同位素水文 | ||||
召集人:黄天明、蒋小伟、王圣杰、蒲焘 | ||||
14:49 | 15:01 | 12 | 2985 |
亚洲中部干旱区水汽氢氧稳定同位素指示的水汽来源信息王圣杰 副教授/西北师范大学
|
15:01 | 15:13 | 12 | 2988 |
基于水汽氢同位素约束的全球水汽传输距离胡俊 副教授/厦门大学
|
15:13 | 15:25 | 12 | 2987 |
同位素示踪温冰川流域水文过程孔彦龙 研究员/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15:25 | 15:37 | 12 | 2986 |
露天铅锌矿区废石堆水文过程量化研究鲍忠文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15:37 | 15:42 | 5 | 2984 |
水循环中氢氧同位素分布与演变指示生态系统特征陈珂 博士研究生/四川大学
|
15:42 | 15:47 | 5 | 2990 |
老水主导半干旱区山地人工侧柏林的地下水流 — 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的认识张宇 博士研究生/西北师范大学
|
15:47 | 15:52 | 5 | 2989 |
半干旱区典型灌丛根系吸水模式和蒸腾动态对干旱的响应王蕾 博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大学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15:52 | 15:57 | 5 | 2983 |
喀斯特地区坡面土壤水同位素空间异质性研究周畅 硕士研究生/贵州大学
|
15:57 | 16:02 | 5 | 2991 |
高精度Kr-81原子阱痕量分析技术李浩 博士研究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6:02 | 16:12 | 10 | 茶歇 | |
专题 14.6 干旱区生态水文 | ||||
召集人:李培月、孙怀卫、薛杰、肖勇 | ||||
16:12 | 16:24 | 12 | 3200 |
干旱内流盆地河流-地下水交互及对盆地资源环境格局的控制意义肖勇 副教授/西南交通大学
|
16:24 | 16:36 | 12 | 3194 |
交口灌区浅层地下水咸化及其次生环境问题张奇莹 副教授/西安科技大学
|
16:36 | 16:48 | 12 | 3204 |
黄土地区采矿活动下煤层上覆含水层地下水动态规律及控制机理研究屈伸 副教授/内蒙古大学
|
16:48 | 17:00 | 12 | 3192 |
干旱地区非饱和水流过程上边界通量的反演模拟李娜 副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17:00 | 17:12 | 12 | 3203 |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生态需水研究黄峰 副教授/河海大学
|
17:12 | 17:24 | 12 | 3202 |
旱区包气带异质性与地下水位埋深耦合生态效应崔浩浩 副研究员/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
17:24 | 17:32 | 8 | 3201 |
基于改进的水位昼夜波动法估算地下水蒸散发贾伍慧/中国地质科学院
|
17:32 | 17:37 | 5 | 3196 |
华州区浅层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存在、分布特征及潜在来源孟月悦 博士研究生/长安大学
|
17:37 | 17:42 | 5 | 3197 |
银川平原中南部潜水水化学特征及形成演化机制解琳洁 博士研究生/长安大学
|
17:42 | 17:47 | 5 | 3195 |
基于深度学习的湖盆地形预测方法——以岱海为例蒋瑞瑞 博士研究生/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
17:47 | 17:52 | 5 | 3199 |
基于PMF模型综合土地利用与水质关系、社会经济参数的关中地区地下水污染源识别与分配李清艺 硕士研究生/长安大学
|
17:52 | 17:57 | 5 | 3198 |
灌溉对地下水化学特征影响的新见解——以关中平原中西部为例何强 硕士研究生/长安大学
|
17:57 | 18:02 | 5 | 3193 |
青藏高原降水形态变化及其鉴别方法评价张旭 硕士研究生/兰州交通大学
|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注册截止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