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隙介质反应性渗流中碳酸钙沉淀的细观机制
编号:271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15:59:53 浏览:845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14:16(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8min

所在会场:[S14] 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 [S14-1] 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 专题14.1、专题14.2、专题14.3(18日下午,B2鹭江厅VIP3)

暂无文件

摘要
反应性渗流中碳酸盐沉淀会降低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效率。为揭示反应性渗流中碳酸盐沉淀机制,利用新兴的微流控技术开展了大量氯化钙和碳酸钠混合作用诱导碳酸钙沉淀的实验研究。研究发现了三种碳酸钙沉淀控制机制:饱和状态控制下离子浓度为限制因素,Pe数的增大导致Da数减小;溶质传输控制下孔隙流速为限制因素,Pe数的增大导致Da数增大;结构控制下通道堵塞造成混合作用减弱,Da数较小。研究明确了化学因素(温度、过饱和指数、矿物类型、溶度积常数)是决定沉淀速率的根本原因,物理因素(物质传输速率、孔隙尺寸、介质结构)通过改变混合作用程度来影响沉淀速率。该研究可为理解岩溶地区矿物溶解-沉淀过程和优化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
CO2地质封存;裂隙介质;反应性渗流,碳酸钙沉淀,微流控
报告人
王泽君
讲师 河海大学

稿件作者
王泽君 河海大学
杨志兵 武汉大学
胡冉 武汉大学
陈益峰 武汉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