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质含水层中基于改进SPH方法的溶质运移模拟研究
编号:301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22:05:18 浏览:792次 特邀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13:36(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2min

所在会场:[S14] 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 [S14-2] 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 专题14.4、专题14.5、专题14.6(18日下午,B2鹭江厅VIP4)

暂无文件

摘要
天然含水层的形成受复杂自然条件的影响,通常具有强烈的非均质性。准确高效的模拟污染物或溶质在非均质含水层中的迁移转化过程是预测场地和区域污染物状况,修复治理地下水污染的基础。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方法作为一种拉格朗日特性的方法,比传统的欧拉方法在模拟对流占优的溶质运移问题时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用于非均质含水层时,SPH方法的模拟精度有待进一步提升。为了提高SPH在非均质含水层中的模拟精度, 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数值方法,包括修正SPH(Corrected SPH,C-SPH)、交互式修正SPH(Interactively Corrected SPH,IC-SPH)以及标准化核函数的解耦有限粒子法(DFPM-NK),同时提升了传统基于SPH方法的溶质运移模型的计算精度与效率(Jiao et al.,2021;2022a;2022b)。本研究成果为实际地下水中污染物迁移过程模拟提供了新的数值方法,丰富了现有溶质运移问题的数值模型。
 
关键词
溶质运移;,非均质流场,高精度,高效率
报告人
焦甜
讲师 西北大学

稿件作者
焦甜 西北大学
靳孟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叶明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