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区包气带异质性与地下水位埋深耦合生态效应
编号:320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23:08:32
浏览:902次
特邀报告
摘要
以甘肃石羊河流域下游天然绿洲区为研究区,基于包气带岩性结构野外调查、室内土柱试验和Hydrus1-D数值模拟,研究了包气带岩性结构与地下水位埋深耦合作用的生态效应,分析了不同岩性结构包气带获取地下水供给水分能力和持水能力差异,定量对比了不同包气带岩性结构对地下水生态功能影响特征。研究表明旱区包气带具有显著生态效应,尤其在地下水位埋深大幅下降超过“极限生态水位”时,包气带中有效持水量可以继续维持旱区典型植被存活一个生长季,缓解水位下降导致的干旱胁迫,多种岩性的组合结构更利于植被在干旱环境中存活。研究结果有利于加强包气带在旱区地下水生态功能中调节作用的认识,可以为旱区水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及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以甘肃石羊河流域下游天然绿洲区为研究区,基于包气带岩性结构野外调查、室内土柱试验和Hydrus1-D数值模拟,研究了包气带岩性结构与地下水位埋深耦合作用的生态效应,分析了不同岩性结构包气带获取地下水供给水分能力和持水能力差异,定量对比了不同包气带岩性结构对地下水生态功能影响特征。研究表明旱区包气带具有显著生态效应,尤其在地下水位埋深大幅下降超过“极限生态水位”时,包气带中有效持水量可以继续维持旱区典型植被存活一个生长季,缓解水位下降导致的干旱胁迫,多种岩性的组合结构更利于植被在干旱环境中存活。研究结果有利于加强包气带在旱区地下水生态功能中调节作用的认识,可以为旱区水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及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干旱区;天然植被;包气带;生态效应,地下水生态功能
稿件作者
崔浩浩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王茜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