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水主导半干旱区山地人工侧柏林的地下水流 — 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的认识
编号:2990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21:28:22 浏览:769次
口头报告
摘要
了解土壤水分运移和地下水流的水源对于评估水资源、土壤养分管理和预防地下水污染等至关重要。尤其对于干旱区山地人工林,降雨发生前后土壤新旧水混合过程是如何变化的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本研究连续观测了兰州市南山人工侧柏林的土壤含水量及三次典型降雨(6月2日、7月2日和7月13日)前后土壤水δ18O和δ2H的动态变化,探讨降雨前后山坡非饱和带新水(降水)和旧水(土壤孔隙中储存的事件前水)的混合过程,并利用MixSIAR模型评估地下水流的水源。结果表明,前3天的累计输入水量>10 mm为有效输入水,降雨事件发生后新水的同位素信号入渗到70 cm就消失了。6月2日和7月2日降雨后水分以活塞流形式下渗,7月13日雨后水分入渗过程中活塞流和优先流共存,这主要是受降雨量差异的影响。三次降雨前后老水对地下水流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99.47%,99.00%,99.23%,说明老水主导地下水流。雨后各个深度土壤水中均以老水占主导,新水比例基本上随雨后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小。本研究对于理解干旱山区地下水流的产生机制以及山地人工林的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土壤水,稳定同位素,新水比例,活塞流,优先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