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区:Asia/Shanghai
S14-8 |
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 专题14.16、专题14.18(20日上午,401)@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2024年05月20日 08:00~12:00 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401 会议主席:高旭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朱文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李成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时刻表 V15 发布时间:2024-05-15 16:31:00 |
|||
开始 | 结束 | 持续 | 编号 | 标题 |
---|---|---|---|---|
专题 14.16 地表蒸散发观测、遥感反演与变化归因 | ||||
召集人:唐荣林、曾振中、宋立生、潘鑫 | ||||
08:00 | 08:10 | 10 | 3586 |
基于地表通量平衡理论的非参数化蒸散遥感反演模型及其应用潘鑫 副教授/河海大学
|
08:10 | 08:20 | 10 | 3584 |
全球通量站点潜热通量观测空缺值插补方法研究与数据集构建姜亚珍 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08:20 | 08:30 | 10 | 3582 |
饱和裸土与水面蒸发过程中的能量传输和水汽扩散研究——基于蒸渗仪试验李婉歆 讲师/长安大学
|
08:30 | 08:35 | 5 | 3585 |
树干液流与太阳辐射交叉滞后响应模式的特征及机制分析万柳柳 硕士研究生/武汉大学
|
08:35 | 08:40 | 5 | 3583 |
基于遥感叶绿素荧光的森林生态系统蒸散发模型研究刘轩旗 硕士研究生/水资源工程与调度全国重点实验室
|
08:40 | 08:45 | 5 | 3510 |
格陵兰冰面湖水深遥感测算方法对比研究满梦甜 硕士研究生/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
08:45 | 08:50 | 5 | 3498 |
基于深度学习的珠江流域陆地水储量模拟与驱动因素分析黄海俊 硕士研究生/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08:50 | 08:55 | 5 | 3506 |
近40年粤港澳大湾区鱼塘悬浮泥沙对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响应周涛 硕士研究生/广州大学
|
08:55 | 09:05 | 10 | 茶歇 | |
专题 14.18 全球环境变化下的生态水文 | ||||
召集人:徐世琴、王平、张权、王田野、邢万秋 | ||||
09:05 | 09:17 | 12 | 3603 |
耦合模拟水碳通量、作物生长和冠层光谱的生态水文模型开发雷慧闽 副教授/清华大学
|
09:17 | 09:29 | 12 | 3595 |
气候变化的植被响应及其水文效应研究王卫光 教授/河海大学
|
09:29 | 09:41 | 12 | 3601 |
全球变绿与蒸发变化杨雨亭 副教授/清华大学
|
09:41 | 09:53 | 12 | 3591 |
气候变暖背景下澜沧江源区冻土水文过程和植被变化研究高冰 副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09:53 | 10:01 | 8 | 3589 |
黄河流域“碳中和”期间干旱分布特征研究焦阳 讲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10:01 | 10:09 | 8 | 3594 |
基于生态圈层结构稳定的地下水位计算与调控汪勇 高级工程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10:09 | 10:17 | 8 | 3593 |
基于物理过程一致性的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生态水文过程模拟王云霏 副教授/郑州大学
|
10:17 | 10:25 | 8 | 3590 |
植物水分利用策略物种特异性的最优性描述及模拟方法朱瑞 博士后/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水资源工程与调度全国重点实验室
|
10:25 | 10:33 | 8 | 3605 |
根系水分适应性及其对植被生态韧性的影响王田野 副教授/郑州大学
|
10:33 | 10:41 | 8 | 3588 |
变化环境下水库调控过程链多目标联合调度与风险评估杨哲 副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0:41 | 10:49 | 8 | 3604 |
长江荆江河段次饱和悬沙浓度垂线分布研究刘萌 讲师/湖北科技学院
|
10:49 | 10:57 | 8 | 3598 |
四湖总干渠水体溶解氧季节性异常特征及成因分析黎睿 工程师/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10:57 | 11:05 | 8 | 3606 |
基于WEP-L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北江流域水源涵养评估徐飞 助理研究员/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
11:05 | 11:13 | 8 | 3611 |
基于水热耦合平衡的植被季节性变化对蒸散发过程影响解析傅健宇/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11:13 | 11:21 | 8 | 3205 |
黄土高原两种针叶林冠层蒸腾的生物物理控制陈胜楠 博士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11:21 | 11:26 | 5 | 3607 |
土壤水分干旱事件的发展与恢复邓思敏 博士研究生/中山大学
|
11:26 | 11:31 | 5 | 3608 |
气候变化下极端降水与氮流失:全球生态水文评估及适应策略李梦学 博士研究生/中国农业大学
|
11:31 | 11:36 | 5 | 3597 |
植被变绿但干旱加剧:生态视角下黄河流域植被动态宋博莹 硕士研究生/郑州大学
|
11:36 | 11:41 | 5 | 3602 |
基于城市下垫面条件演变的雨洪过程模拟连晓生 硕士研究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1:41 | 11:46 | 5 | 3599 |
汉江流域典型栎树树干液流模型研究刘玉洁 硕士研究生/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
11:46 | 11:51 | 5 | 3610 |
基于水-碳循环的不同地类用水过程能量分析及价值评估崔梦珠 硕士研究生/郑州大学
|
11:51 | 11:56 | 5 | 3596 |
汉江流域代表性树木冠层导度变化特征分析与模拟研究吴嘉乐 硕士研究生/水资源工程与调度全国重点实验室
|
11:56 | 12:01 | 5 | 3600 |
人类活动下由于洪水量级和变率增加,全球洪水风险增强陈盈 硕士研究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
12:01 | 12:09 | 8 | 3592 |
采用遥感叶绿素荧光估算全球蒸散发张权 副教授/武汉大学
|
S14-9 |
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 专题14.21、专题14.23(20日上午,402)@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2024年05月20日 08:00~12:00 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402 会议主席:高旭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朱文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李成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时刻表 V15 发布时间:2024-05-15 16:31:00 |
|||
开始 | 结束 | 持续 | 编号 | 标题 |
---|---|---|---|---|
专题 14.21 喀斯特的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
召集人:贺海波、李强、曾思博、蒲高忠 | ||||
08:00 | 08:12 | 12 | 3573 |
重金属在喀斯特系统中的路径、过程和时间:地球系统数值模型的开发与应用崔珉铭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08:12 | 08:24 | 12 | 3574 |
喀斯特地区不同DIC背景下地表水体溶解有机质稳定性特征赵敏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08:24 | 08:36 | 12 | 3577 |
溶解性有机质生物地球化学信号解译亚热带湖泊CO2量级与驱动因素倪茂飞 副教授/贵州民族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
|
08:36 | 08:48 | 12 | 3581 |
喀斯特湖库沉积物碳、氮同位素特征及其对富营养化的指示陈波 副教授/贵州财经大学
|
08:48 | 08:56 | 8 | 3575 |
全新世印度季风区典型喀斯特湖泊生物碳泵效应的地质记录研究贺海波 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08:56 | 09:04 | 8 | 3579 |
喀斯特高原区泸沽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时空特征及其关键驱动因子鲍乾/四川师范大学
|
09:04 | 09:12 | 8 | 3570 |
季节性缺氧水库硫自养反硝化过程的增强——基于宏基因组和多同位素证据杨梦迪 助理研究员/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
09:12 | 09:20 | 8 | 3572 |
中国西南典型喀斯特湖泊-抚仙湖溶解CO2遥感估算王玉尤婷 中级工程师/云南省气候中心
|
09:20 | 09:28 | 8 | 3578 |
喀斯特水体内源有机质稳定性机制研究夏凡 博士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09:28 | 09:36 | 8 | 3580 |
水文和初级生产影响黄土高原水生连续体中溶解有机质的组成并贡献其稳定性邵明玉 博士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09:36 | 09:41 | 5 | 3571 |
毛竹扩张对漓江流域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张娇娇 硕士研究生/广西师范大学
|
09:41 | 09:46 | 5 | 3576 |
不同时间尺度和气候事件下岩溶泉的DIC及δ 13CDIC的变化机制:来自七年的野外监测唐越尔 硕士研究生/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09:46 | 09:56 | 10 | 茶歇 | |
专题 14.23 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 | ||||
召集人:左锐、翟远征、覃荣高、吴劲 | ||||
09:56 | 10:08 | 12 | 3650 |
施氏矿物基材料对六价铬污染土壤的高效长效稳定化研究张琢 副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10:08 | 10:16 | 8 | 3653 |
基于超声波原位增渗的地下水有机污染物的高效降解赵艳 高级工程师/长安大学
|
10:16 | 10:24 | 8 | 3648 |
水体污染物高级氧化治理技术开发及机理探究刘俊 副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
|
10:24 | 10:32 | 8 | 3643 |
多相抽提过程中包气带 LNAPL 横向迁移的影响因素及工艺参数优化研究朱棋 副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0:32 | 10:40 | 8 | 3641 |
基于目标-方法-数据(GLAD)框架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杨静 副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0:40 | 10:48 | 8 | 3639 |
硫单质生物氧化耦合硝酸盐铬酸盐共还原的效能与机制许中硕 副教授/东华大学
|
10:48 | 10:56 | 8 | 3645 |
生物质基非金属催化剂修复酚类污染地下水的效能与机理探究钟爽 讲师/吉林大学
|
10:56 | 11:04 | 8 | 3644 |
岸滤系统对典型新污染物的净化潜力分析胡斌 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11:04 | 11:12 | 8 | 3638 |
傍河开采条件下铁-锰-氨氮迁移转化规律与微生物响应机制孟利 助理研究员/天津师范大学
|
11:12 | 11:20 | 8 | 3647 |
基于风险精准量化与全生命周期评估的汞污染地块绿色可持续性修复决策赵彬 助理研究员/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
11:20 | 11:28 | 8 | 3637 |
河水持续入渗背景下DNRA生成铵过程对碳负荷动态的响应陈耀轩 工程师/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
11:28 | 11:36 | 8 | 3651 |
毛细带对LNAPL污染物迁移的动力学阻滞过程及机理研究韩科学 博士后/清华大学
|
11:36 | 11:44 | 8 | 4534 |
污染场地柔性防渗浆材及其吸附-阻滞机制研究张佳兴 副教授/成都理工大学
|
11:44 | 11:49 | 5 | 3652 |
基于PRB和电动修复的地下水铀污染修复多场反应耦合模拟研究郑富新 博士研究生/北京师范大学
|
11:49 | 11:54 | 5 | 3642 |
冻融影响下介质水热传输参数变化规律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伊啸坤 博士研究生/吉林大学
|
11:54 | 11:59 | 5 | 3640 |
耦合电阻率法与反应运移模型实时精密监测有机污染修复过程韩正 博士研究生/南京大学
|
11:59 | 12:04 | 5 | 3646 |
盐渍化区域湖水—地下水交互带上含铁矿物对硝酸盐还原的影响王朕 硕士研究生/吉林大学
|
12:04 | 12:09 | 5 | 3649 |
含磁铁矿河水入渗带内不同C/N比条件对微生物介导的硝酸盐还原过程的控制机制牛佳 硕士研究生/吉林大学
|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注册截止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