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荆江河段次饱和悬沙浓度垂线分布研究
编号:360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3 22:46:51 浏览:828次
口头报告
摘要
作为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河流,长江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经常带来灾害。为了趋利避害并有效利用河流资源,一系列的大规模水利工程在长江干支流上被兴建并投入使用。三峡水库修建后,长江上游来沙大量沉降于库区,下泄水流含沙量大幅降低,坝下游泥沙处于次饱和状态,河道遭受冲刷,水沙条件发生巨大改变,影响流域内生产生活。在有关河流水沙条件变化的研究里,Rouse公式及其变体在悬移质泥沙含沙量垂线分布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只适用于平衡态的水沙条件。韩其为公式将Rouse公式扩展到非平衡状态适用,但假设存在的前提依旧是扩散通量符合Fick定律。在三峡大坝建造运行后,其下游的悬移质输运机制呈现非饱和状态,河道中的湍流也出现分形特性。为了更为精确的描述天然河流在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后出现的不符合Fick定律的动力学特性,以及更好的研究悬移质泥沙的非平衡状态。本研究基于Hausdorff分形导数模型,提出适用于非饱和悬移质泥沙含沙量垂线分布的新公式。
稿件作者
刘萌
湖北科技学院
陈东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