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水体内源有机质稳定性机制研究
编号:357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3 22:34:08 浏览:772次
口头报告
摘要
惰性溶解有机物(RDOM)是海洋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内陆湖泊初级生产产生的RDOM的归趋尚不清楚。通过δ13C、碳氮比(C/N)和三维荧光图谱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洱海有机质的垂向变化过程进行示踪,研究发现洱海水体中微生物矿化后的内源有机质在冬季和春季浓度较高,表明这两个季节为内源溶解有机质提供了有利的埋藏条件;沉积物的研究结果显示,内源有机质贡献率约达50%,根据柱芯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变化规律,揭示了沉积物底层的有机质的惰性机制可能是“稀释效应”发挥作用而并非微生物对有机质的来源的利用偏好;此外,DOM组分作为微生物矿化后的内源有机质,可以通过矿物吸附,絮凝等作用,最终以惰性有机质的形式在湖泊沉积物中长时间保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