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基非金属催化剂修复酚类污染地下水的效能与机理探究
编号:3645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3 23:09:23 浏览:766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20日 10:48(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8min

所在会场:[S14] 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 [S14-9] 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 专题14.21、专题14.23(20日上午,402)

暂无文件

摘要
地下水中酚类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基于非金属生物炭材料的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可高效修复地下水酚类有机污染,然而非金属掺杂的生物炭基材料的主要活性位点及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晰,限制了非金属生物炭催化剂的合理设计。针对上述问题,本课题组构筑了一系列非金属氮掺杂、氮硫共掺杂等生物炭基催化剂,系统研究了氮键构型、含氧基团和结构缺陷的功能,明确了催化反应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活性位点及活性物种,厘清催化剂性能与活化过硫酸盐降解酚类有机污染物的反应速率常数的结构-活性关系,阐明非金属掺杂生物炭基材料活化过硫酸盐降解酚类有机污染物的内在机制。进一步为指导生物质基非金属催化剂的合理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
生物炭,地下水,酚类有机污染,过硫酸盐
报告人
钟爽
讲师 吉林大学

稿件作者
钟爽 吉林大学
张晟瑀 吉林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