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磁铁矿河水入渗带内不同C/N比条件对微生物介导的硝酸盐还原过程的控制机制
编号:364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3 23:09:25 浏览:871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20日 12:04(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5min

所在会场:[S14] 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 [S14-9] 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 专题14.21、专题14.23(20日上午,402)

暂无文件

摘要
大量的研究聚焦于河岸带降低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能力。由于硝酸盐具有极高的氧化还原活性,自然存在的电子供体,如有机物和铁矿物,对于促进河岸带中的硝酸盐还原至关重要。本次研究选取沉积物中常见的铁矿物-磁铁矿与硝酸盐的共存体系,确定不同的C/N比条件硝酸盐的还原特征及微生物群落对其响应,并以此为基础来探究不同营养条件下磁铁矿对硝酸盐还原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有机质含量的增加有利于DNRA的发生,并使得与铁耦合的硝酸盐还原过程更加显著。在硝酸盐还原后期,固氮作用在低碳环境中占主导地位,而高碳环境则更倾向于有机氮的矿化作用。高通量测序分析显示,C/N比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解释了主要功能菌的巨大转变。固氮菌Ralstonia在有机质缺乏环境中富集;而在有机质丰富的体系中,具有氨化能力的微生物(如AcinetobacterClostridia)起关键作用,且铁细菌丰度有所增加。研究结果支持这样的假设,即在铁矿物的参与下,C/N比会通过塑造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驱动氮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以实现硝酸盐的自然消减和氮素的稳态维持。C/N在促进富铁环境中氮的循环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关键词
C/N,铁矿物,微生物,硝酸盐
报告人
牛佳
硕士研究生 吉林大学

稿件作者
万玉玉 吉林大学
牛佳 吉林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