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量站点潜热通量观测空缺值插补方法研究与数据集构建
编号:358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3 22:43:51 浏览:850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20日 08:1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14] 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 [S14-8] 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 专题14.16、专题14.18(20日上午,401)

暂无文件

摘要
针对目前涡度相关技术(EC)测量的潜热通量数据缺失问题,本研究发展了一种考虑大气、土壤水和植被等多种影响因素的“全因子”插补方法,并利用该方法插补了全球不同植被类型通量站点实测潜热通量的空缺。插补结果与地表蒸散发再分析产品(GLEAM和BESS)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约80%的站点插补结果与地表蒸散发产品高度一致(MAE=16.73W·m-2,RMSE=26.37W·m-2,R2=0.78);但在农田站点,插补数据与蒸散发产品的时序变化存在显著差异,通过结合实测数据发现产品对作物生长季的潜热通量存在较为严重低估。此外,在森林、草地、湿地等类型站点中,地表蒸散发产品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高估或低估。本研究通过提供可靠的连续的潜热通量测量值,提高了EC测量数据的可用性,可为ET模型提供有效的验证数据。
 
关键词
地表蒸散发,潜热通量,数据插补
报告人
姜亚珍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稿件作者
姜亚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