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性缺氧水库硫自养反硝化过程的增强——基于宏基因组和多同位素证据
编号:3570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3 22:34:05 浏览:901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20日 09:04(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8min

所在会场:[S14] 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 [S14-9] 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 专题14.21、专题14.23(20日上午,402)

暂无文件

摘要
在季节性缺氧条件下,富含硫酸盐的水库中硫循环对硝酸盐还原过程中的影响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利用硝酸盐中的氮和氧同位素分馏以及宏基因组测序来阐明硫氧化和硝酸盐还原耦合过程的复杂性。阿哈水库是一个典型的季节性分层水体,在缺氧条件下,我们观察到反硝化、硫化物氧化和硫酸盐还原过程共存的现象。大量 N/S 相关基因(nosZaprAB/dsrAB)的存在以及N/S 物种的波动证实了这一点。与异养反硝化作用相比,本研究中观察到的 15εNO3/18εNO3值(0.60)较低,这个结果有力地支持了硫驱动反硝化作用的发生。
此外,我们还发现硫化物氧化代谢潜能与反硝化代谢潜能之间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p < 0.05),这揭示了硫酸盐还原产生的硫化物增强了反硝化过程。此前的研究表明硫化物可以作为反硝化优先氧化的主要电子供体。有趣的是,我们的研究发现在微氧状态下,阿哈水库底部水体在进行反硝化和硫化物氧化过程中,关键的硫化物氧化硝酸盐还原菌属(Sulfuritalea)扮演了核心角色,而不是淡水生态系统中常见的ThiobacillusSulfurimonas为主。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硫化物在调节生态系统中的反硝化作用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而硫化物对整个氮循环的贡献以前被低估了。
 
关键词
季节性缺氧,水库,自养反硝化,宏基因组,硫化物
报告人
杨梦迪
助理研究员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稿件作者
杨梦迪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罗千里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范中亚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曾凡棠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黄露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丁士元 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
李冬丽 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
刘丛强 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
李晓东 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