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持续入渗背景下DNRA生成铵过程对碳负荷动态的响应
编号:3637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3 23:09:20 浏览:748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20日 11:2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8min

所在会场:[S14] 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 [S14-9] 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 专题14.21、专题14.23(20日上午,402)

暂无文件

摘要
河岸过滤(RBF)有利于维持地下水质量及保障饮用水安全,掌握河水入渗过程中外源NO3衰减和NH4+的富集,对水体污染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两个过程受反硝化作用(DNF)和异化硝酸盐还原为铵(DNRA)的影响。本研究中通过现场监测和实验室批次实验评估了碳负荷(有机碳 [OC]:NO3)对其影响。结果表明,OC:NO3比不直接影响DNRA和DNF的反应速率,而控制两者间的竞争性分配。在近岸带,受控于氧化还原、OC和NO3通量限制,地下水OC:NO3在入渗水流路径上呈季节性变化。在OC:NO3比较高(>10)的雨季,DNRA可获得更多的NO3,导致NH4+显著富集,在旱季,较低的OC:NO3比值(< 10)抑制了DNRA的活性。综上,在RBF系统中持续高碳负荷诱导的DNRA影响下,氮部分被滞留与地下水中。
 
关键词
地表水-地下水交互,氮,DNRA,碳负荷
报告人
陈耀轩
工程师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稿件作者
陈耀轩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