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世印度季风区典型喀斯特湖泊生物碳泵效应的地质记录研究
编号:3575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3 22:34:07 浏览:750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20日 08:48(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8min

所在会场:[S14] 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 [S14-9] 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 专题14.21、专题14.23(20日上午,402)

暂无文件

摘要
喀斯特湖泊的生物碳泵效应在较长时间尺度上是否具有稳定CO2的能力,这一问题尚未有定论。研究以抚仙湖沉积柱芯为研究对象,运用AMS14C及137Cs-210Pb测年技术建立精确年代框架,结合沉积物元素地化及正构烷烃分析,量化并探究了千年-百年尺度下湖泊水生光合生物对溶解无机碳的利用效率及其形成的內源有机碳埋藏通量的演化历史。结果显示,在水热条件优越时,流域陆源碳输入超过湖泊水生碳源,主要由于外源有机碳的高通量超越了由高营养盐及气溶胶输入导致的湖泊施肥效应。该研究对理解陆地水生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岩石风化碳循环,以及全球碳循环中“遗失碳汇”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见解。
 
关键词
全新世;喀斯特湖泊;生物碳泵;碳循环;正构烷烃
报告人
贺海波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稿件作者
贺海波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