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单质生物氧化耦合硝酸盐铬酸盐共还原的效能与机制
编号:363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3 23:09:21 浏览:852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20日 10:4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8min

所在会场:[S14] 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 [S14-9] 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 专题14.21、专题14.23(20日上午,402)

暂无文件

摘要
硝酸盐/铬酸盐在缺氧含水层中普遍共存且具有较大危害性,亟需解决。硫单质自养生物系统是单独实现硝酸盐和铬酸盐削减或脱毒的绿色低碳技术,然而该系统对同时去除硝酸盐/铬酸盐的性能尚不清楚,是限制其应用与发展的瓶颈问题。硫自养生物滤池350天运行结果显示:相较于未添加Cr(VI),50 mg/L硝氮的去除率随着Cr(VI)浓度(0.5,1.0 mg/L)增加分别降低至85%和58%;而Cr(VI)的去除率分别为95%和70%;说明硫自养生物系统对于同时去除硝氮和Cr(VI)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少量有机碳(C/N=1)的添加可以明显提升硝氮和Cr(VI)的去除率,这可能与有机碳源诱发硫歧化增加硫单质有效生物利用性有关。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宏基因结果显示添加碳源前后系统优势菌属均为Thiobacillus,且其携带了soeABCsoxABCXY等硫氧化基因、ChrAR和azoR铬还原基因以及反硝化功能基因;结合Thiobacillus纯菌对硝氮和Cr(VI)的去除能力,解释了系统同步去除硝氮和Cr(VI)的原因。
 
关键词
硫单质,硝酸盐,铬酸盐
报告人
许中硕
副教授 东华大学

稿件作者
许中硕 东华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