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流域典型栎树树干液流模型研究
编号:359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3 22:46:49 浏览:772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20日 11:41(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5min

所在会场:[S14] 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 [S14-8] 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 专题14.16、专题14.18(20日上午,401)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仅限参会人,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植被蒸腾是流域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江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目前对该流域植被蒸腾的研究却较为缺乏。为此,我们在汉江流域开展了典型栎树(优势种)的树干液流密度观测实验,分析了液流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向下短波辐射(Rsi)和饱和水汽压差(VPD)能很好地解释日间树干液流密度的变化,并以此建立日间的液流密度模拟模型。在日间液流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夜间液流模拟方法。栎树液流对Rsi表现出明显的逆时针滞后响应,对VPD为顺时针,我们建立的综合液流模型可以较好再现液流对Rsi和VPD的滞后响应。本研究揭示了汉江流域栎树树干液流密度的环境控制,提出了有效的液流模型,对确定南水北调中间工程的可用水资源量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关键词
模型,树干液流密度,汉江流域,栎树,迟滞
报告人
刘玉洁
硕士研究生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稿件作者
刘玉洁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程磊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张橹 武汉大学
张权 武汉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