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区:Asia/Shanghai
S5-3 |
主题5、环境科学 专题5.8、专题5.11(19日上午,307)@主题5、环境科学2024年05月19日 08:00~12:00 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307 会议主席:庄艳华/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肖勇/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刘永 研究员/北京大学 时刻表 V36 发布时间:2024-05-15 16:27:43 |
|||
开始 | 结束 | 持续 | 编号 | 标题 |
---|---|---|---|---|
专题 5.8 污染物被动采样、监测分析及风险评估 主持人:陈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陈长二(华南师范大学)、邢新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邓红梅(广州大学)、徐栋(新加坡国立大学) | ||||
08:00 | 08:08 | 8 | 4084 |
中国多尺度高质量生态系统服务制图徐栋 博士研究生/新加坡国立大学
|
08:08 | 08:16 | 8 | 4090 |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汨罗多尺度视角下的生态系统服务时空相互作用及其驱动因素曹诗怡 博士研究生/湖南理工学院
|
08:16 | 08:24 | 8 | 4103 |
郑州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与生态韧性协同演化研究周可丽 硕士研究生/河南大学
|
08:24 | 08:32 | 8 | 4138 |
气候变化与富营养化管理对长江流域湖泊藻华强度的影响王思梦 博士研究生/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08:32 | 08:40 | 8 | 4152 |
基于AI Earth的新疆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陈万基/河北工业大学,伊犁师范大学
|
08:40 | 08:52 | 12 | 4314 |
基于薄膜扩散梯度技术的新污染物监测方法及应用谭峰/大连理工大学
|
08:52 | 09:02 | 10 | 4324 |
特邀报告
|
09:02 | 09:12 | 10 | 4319 |
水环境中不同类型多种污染物对水生生物区系的联合生态风险评估模型构建与应用谷阳光 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09:12 | 09:20 | 8 | 4088 |
珠江口沉积物微量元素释放关键过程和溶解性有机质分子转化机制周春羊 副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
|
09:20 | 09:28 | 8 | 4130 |
新型污染物6PPD醌的DGT被动采样方法及其在城市水体监测中的应用任苏瑜/烟台大学
|
09:28 | 09:36 | 8 | 4094 |
江西省水体中新兴污染物赋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郭婧 助理教授/南京大学
|
09:36 | 09:44 | 8 | 4102 |
长江螺山-汉南段沿岸重金属风险评价及源解析朱晛亭 工程师/湖北省地质调查院
|
09:44 | 09:52 | 8 | 4085 |
大气温度和压强变化引起填埋场终场覆盖挥发性有机物的释放机理王巧 讲师/合肥工业大学
|
09:52 | 10:00 | 8 | 4089 |
稳定同位素混合溯源模型联合正定因子矩阵模型解析河口湿地沉积物中金属的潜在来源李汉一 博士研究生/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
|
专题 5.11 One health 视角下环境耐药组的传播机制、风险评估与防控策略/技术 主持人:胡安谊(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王智(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杨玉义(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 ||||
10:00 | 10:15 | 15 | 4676 |
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绿地微生物污染特征与风险陈青林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
10:15 | 10:30 | 15 | 4316 |
微生物生态视角下空气耐药基因的赋存特征与人群吸入风险武冬 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
|
10:30 | 10:42 | 12 | 4132 | |
10:42 | 10:54 | 12 | 4140 |
污水厂升级降低受纳河流中耐药致病菌风险毛冠男 研究员/兰州大学
|
10:54 | 11:06 | 12 | 4128 |
基于单细胞拉曼的抗生素耐药菌识别及进化过程追踪杨凯 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
11:06 | 11:18 | 12 | 4125 |
污染物降解菌是垃圾填埋场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超级携带者:一项基于宏基因组学的研究高方舟 助理研究员/华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
11:18 | 11:30 | 12 | 4149 |
氮磷限制促进了蛋白核小球藻藻际细菌硝酸盐代谢和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增殖贾佳 博士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11:30 | 11:42 | 12 | 4098 |
废水生物脱氮与抗生素抗性基因削减策略及机制研究陈杨武 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11:42 | 11:54 | 12 | 4097 |
碳基缓释材料自催化类芬顿去除抗性菌与抗性基因的效能及机制孟梁 副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
|
11:54 | 11:59 | 5 | 4328 |
养殖模式和阶段塑造了淡水水产养殖中不同的微生物组和抗生素抗性基因张露 博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
11:59 | 12:04 | 5 | 4320 |
临床常见病原体抗性基因污水流行病学研究张梦琪 硕士研究生/武汉大学
|
12:04 | 12:09 | 5 | 4330 |
南海中部海山沉积物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分布特征、传播能力及其潜在来源郭乃溶 博士研究生/中山大学
|
12:09 | 12:14 | 5 | 4336 |
海拔对冰川河流微生物组和抗性组群落组装机制的影响研究廖鑫 博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
S5-4 |
主题5、环境科学 专题5.1、专题5.4(19日上午,308)@主题5、环境科学2024年05月19日 08:00~12:00 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308 会议主席:庄艳华/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肖勇/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刘永 研究员/北京大学 时刻表 V36 发布时间:2024-05-15 16:27:43 |
|||
开始 | 结束 | 持续 | 编号 | 标题 |
---|---|---|---|---|
专题 5.1 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环境行为 主持人:刘国瑞(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林坤德(厦门大学)、孙倩(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 ||||
08:00 | 08:20 | 20 | 待定 | |
08:20 | 08:30 | 10 | 4703 |
六氯丁二烯全球工业排放清单杨莉莉 副研究员/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08:30 | 08:40 | 10 | 4694 |
我国省际间贸易海产品中短链氯化石蜡污染及暴露风险溯源研究黄韬/兰州大学
|
08:40 | 08:50 | 10 | 4702 |
氧化石墨烯/海藻酸钠复合材料移除溴化乙锭的机制研究张博翔 教授/福建农林大学
|
08:50 | 09:00 | 10 | 4695 |
海洋中石油污染物的光敏化及天然矿物光催化降解研究蔡正清 副教授/华东理工大学;蔡正清 副教授,副系主任/华东理工大学
|
09:00 | 09:10 | 10 | 4714 |
PFASs关键化学结构对其环境行为的影响探究吴婧 研究生/北京交通大学
|
09:10 | 09:20 | 10 | 4701 |
海洋溢油后细菌在油-颗粒物凝聚体形成和迁移中的作用研究李浩帅 副教授/中国海洋大学
|
09:20 | 09:30 | 10 | 4699 |
成都市表层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特征、源解析与生态风险评价王新宇/成都理工大学(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09:30 | 09:40 | 10 | 4696 |
近30年水体、沉积物中铊污染的研究进展与热点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罗洁茜 硕士研究生/广州大学
|
09:40 | 09:50 | 10 | 4697 |
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叶片生理功能性状制约叶片同化大气汞的机理孙梅清 博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09:50 | 10:00 | 10 | 4698 |
莱州湾海域抗生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张莎莎 博士研究生/中国海洋大学
|
10:00 | 10:10 | 10 | 茶歇 | |
专题 5.4 环境微生物电化学 主持人:袁勇(广东工业大学)、庄莉(暨南大学) | ||||
10:10 | 10:25 | 15 | 4343 |
基于合成生物学的微生物电化学活性改造刘星 教授/福建农林大学
|
10:25 | 10:40 | 15 | 4339 |
产甲烷古菌的胞外电子传递机制与生态效应研究闫震 教授/山东大学
|
10:40 | 10:50 | 10 | 4338 |
死亡微藻-电活性微生物协同驱动厌氧还原反应的光电机制陈姗姗/广东工业大学
|
10:50 | 11:00 | 10 | 4146 |
Fe@CN阳极通过富集电活性微生物提升MFC性能雍晓雨 教授/南京工业大学
|
11:00 | 11:10 | 10 | 4136 |
外源信号分子耦合微生物电解强化低劣生物质厌氧产甲烷的研究吴夏芫 副教授/南京工业大学
|
11:10 | 11:20 | 10 | 4119 |
胞外电子传递速率受限引发质子动力势依赖型细胞裂解吴云当 副研究员/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
11:20 | 11:30 | 10 | 4145 |
口头报告
|
11:30 | 11:40 | 10 | 4127 |
生物电化学系统对水中卡马西平去除研究吴义诚 副教授/厦门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11:40 | 11:50 | 10 | 4124 |
MEC-AD阴极改进在处理养猪废水中的应用奚永兰 副研究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11:50 | 12:00 | 10 | 4133 |
S5-5 |
主题5、环境科学 专题5.2、专题5.12(19日下午,4F国际会议厅)@主题5、环境科学2024年05月19日 13:00~18:00 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4F国际会议厅 会议主席:庄艳华/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肖勇/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刘永 研究员/北京大学 时刻表 V36 发布时间:2024-05-15 16:27:43 |
|||
开始 | 结束 | 持续 | 编号 | 标题 |
---|---|---|---|---|
专题 5.2 铁生物地球化学与环境效应 主持人:吴军(河海大学)、廖鹏(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
13:00 | 13:20 | 20 | 4333 |
零价铁及铁氧化物与重金属的相互作用及重金属同位素分馏刘鹏 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3:20 | 13:40 | 20 | 4337 |
纳米矿物的形成和稳定性胡焱弟 副教授/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13:40 | 14:00 | 20 | 4341 |
晶格掺杂纳米零价铁的构效关系及调控策略徐江 研究员/浙江大学
|
14:00 | 14:10 | 10 | 4143 |
海洋表层沉积物中弱结晶铁对有机碳循环的影响周哲 研究员/同济大学
|
14:10 | 14:20 | 10 | 4121 |
铁/炭调理剂对好氧堆肥气体排放的影响及产品应用冯彦房 研究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14:20 | 14:30 | 10 | 4135 |
稻田铁-有机络合作用及其对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机制朱宁远 副教授/河海大学
|
14:30 | 14:40 | 10 | 4106 |
氮修饰耦合硫化协同强化零价铁脱氯效能与机制巩莉 副教授/浙江工业大学
|
14:40 | 14:50 | 10 | 4144 |
黏土矿物结构铁的电子传递机制及其环境效应于成龙 副研究员/成都理工大学
|
14:50 | 15:00 | 10 | 4107 |
马基诺矿(FeS)还原-氧化联合高效降解硝基苯成东 副研究员/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
|
15:00 | 15:10 | 10 | 4117 |
氧化铁介导含铁粘土矿物跨界面长距离还原Cr(VI)/ Mn(IV)机制廖文娟 讲师/湖南农业大学
|
15:10 | 15:20 | 10 | 4126 |
Fe(II)微观结构对脱氯性能的调控及其机制研究贾欠欠 讲师/江苏科技大学
|
15:20 | 15:30 | 10 | 4093 |
华北沿海地区春秋两季气溶胶Fe溶解度的昼夜差异李文帅 博士后/中国海洋大学
|
15:30 | 15:40 | 10 | 茶歇 | |
专题 5.12 流域面源污染监测评估与防控 主持人:杜新忠(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张汪寿(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李文超(河北农业大学)、 李思思(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 ||||
15:40 | 15:50 | 10 | 4367 |
全国氮磷地表水水质模拟:基于跨尺度-跨系统耦合的综合性水质模型陈希/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
15:50 | 16:00 | 10 | 4356 |
中国农田土壤磷饱和增加对地表水富营养化构成了长期风险张杰 副教授/中国农业大学
|
16:00 | 16:10 | 10 | 4360 |
长江流域水体氮磷营养盐负荷模拟与溯源解析陈轩敬 副教授/西南大学
|
16:10 | 16:20 | 10 | 4359 |
小微水体与流域面源污染防控李思思 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
16:20 | 16:30 | 10 | 4370 |
EyePond:让社会公众便捷参与塘库小水体生态管理周脚根 教授/淮阴师范学院
|
16:30 | 16:40 | 10 | 4361 |
东北黑土区植被过滤带性能影响因素定量评估-VFSMOD-W模拟欧洋 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16:40 | 16:50 | 10 | 4358 |
盐碱化渠系化灌区农业面源污染评估庞树江 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16:50 | 17:00 | 10 | 4371 |
基于多源遥感与水量平衡模型的灌区稻田径流精准监测高翔 副教授/南京农业大学
|
17:00 | 17:10 | 10 | 4363 |
海河流域典型湖库流域氮素排放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杨晶 博士后/中科院农业资源中心
|
17:10 | 17:20 | 10 | 4448 |
城市化流域抗生素风险评估与来源解析马玉坤 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
|
17:20 | 17:30 | 10 | 4364 |
四湖总干渠水量水质特征及其对农业种养模式变化的响应HuYanping 工程师/Changjiang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
17:30 | 17:38 | 8 | 4369 |
基于DLEM模型的长时间尺度珠江流域陆地与水体碳氮通量模拟姜雅欣 硕士研究生/华东师范大学
|
17:38 | 17:46 | 8 | 4368 |
灌区种植结构差异对氮足迹及灰水足迹的影响刘欢 硕士研究生/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17:46 | 17:54 | 8 | 4365 |
平原圩区坑塘占比的突变:对氮磷控制的启示张京 博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17:54 | 18:02 | 8 | 4357 |
丘陵流域沟塘氧化亚氮排放的不同模式和控制因子谢舒怡 硕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18:02 | 18:10 | 8 | 4362 |
重污染水中高溶解氧对氮削减的微生物影响机制闵齐峰 硕士研究生/三峡大学
|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注册截止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