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物降解菌是垃圾填埋场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超级携带者:一项基于宏基因组学的研究
编号:4125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4 21:51:49 浏览:903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垃圾填埋场是细菌耐药性发展的热点环境,但耐药细菌(ARB)和污染物降解菌(CDB)在环境中的共同进化还不为所知。为此,我们针对我国垃圾填埋场固体废物和渗滤液中的细菌耐药性开展了一项基于宏基因组学的研究。我们在垃圾填埋场中检测到属于29种类型的1403种抗性基因(ARGs)亚型,共有110种亚型被列为未来监测的优先ARGs。针对这些ARGs的检测表明,垃圾填埋场监测井的地下水存在环境风险。通过与河流样品对比,我们强调了污染物讲解耐药菌在垃圾填埋场中的富集,它们具有高比例(21.4%基因组)和广谱宿主细菌(28门、138科)。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假单胞菌科、莫拉克菌科、黄单胞菌科和肠杆菌科,因为144种携带抗性基因的病原菌(ARPs)中有104种属于这些科,总丰度约为56.3%。有14.3%的基因组对塑料、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或碳氢化合物具有降解潜力,其中27.4%是潜在的ARB。致病性肺炎克雷伯菌、诺氏不动杆菌和大肠杆菌在渗滤液样品中含量丰富(约10.2%),携带多种ARGs,但很少携带污染物降解基因。值得注意的是,假单胞菌科的细菌比其他细菌具有更大的污染物降解潜力,而且在河流中很少检出。综上,这项研究的发现为垃圾填埋场细菌耐药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见解,并对控制策略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
抗生素耐药性,环境选择,抗生素耐药病原菌,风险评价,元分析
稿件作者
高方舟
华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应光国
华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