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生物脱氮与抗生素抗性基因削减策略及机制研究
编号:409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4 21:43:40 浏览:926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1:3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2min

所在会场:[S5] 主题5、环境科学 [S5-3] 主题5、环境科学 专题5.8、专题5.11(19日上午,307)

暂无文件

摘要
废水处理系统被视为ARGs传播扩散的重要“源”和“汇”。脱氮是常规污染物控制的核心,强化生物脱氮过程中ARGs的削减可为常规与新污染物协同治理提供有效指导。本研究解析了生物脱氮系统中ARGs的归趋,研究了抗生素选择性压力下传统脱氮工艺(全程硝化反硝化)与新型脱氮工艺(短程硝化反硝化)中脱氮性能与ARGs/MGEs分布,评估了短程硝化反硝化对ARGs/MGEs污染控制潜力,利用方差变异分析、最小路径分析、网络共现分析等解析其作用机制,明确了脱氮与ARGs削减关键调控因子,阐明了关键因子作用下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中泥水两相胞内、胞外ARGs分布特征,获得脱氮与ARGs污染控制最佳条件。在此基础上,构建同属、跨属接合转移体系,解析了复合环境因子作用下水平基因转移机制。
 
关键词
生物脱氮;抗生素抗性基因;归趋;削减;水平转移
报告人
陈杨武
助理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稿件作者
陈杨武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谭周亮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