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污染水中高溶解氧对氮削减的微生物影响机制
编号:436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5 11:57:06 浏览:1034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8:02(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8min

所在会场:[S5] 主题5、环境科学 [S5-5] 主题5、环境科学 专题5.2、专题5.12(19日下午,4F国际会议厅)

暂无文件

摘要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全球氮循环严重失衡,加剧水生生态系统发生富营养化,因此如何削减氮污染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而供氧不足是富营养发生的本质原因。本课题以新型增氧技术与自然修复条件下重污染水体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修复阶段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变化与不同溶氧水平对氮削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溶氧是微生物群落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新型增氧处理对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主要是促进反硝化细菌相关群系变化,Dechlormonas是人工增氧系统中的脱氮关键种,与SteroidobacteraceaeVicinamibacterales共同介导反硝化过程,促进氮削减。研究结果表明,高溶氧可通过微生物群落改变显著促进重污染水体氮削减,为氮污染水体治理提供新思路和新途径。
关键词
溶解氧;微生物;氮削减
报告人
闵齐峰
硕士研究生 三峡大学

稿件作者
闵齐峰 三峡大学
李晓玲 三峡大学生物与制药学院
杨正健 三峡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