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圩区坑塘占比的突变:对氮磷控制的启示
编号:4365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5 11:57:41 浏览:854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平原河网区人工流域(圩区)内的坑塘在氮、磷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为了支持管理实践中的氮磷控制,需要确定圩区的最佳坑塘面积占比。为此,本研究提出了一个基于过程的建模框架,研究圩区氮磷削减对坑塘面积的响应,从而确定坑塘面积占比的阈值,以最大化实现圩区的氮磷削减能力。为了评估该框架的适用性,将其应用于太湖湖西区中河流域内171个圩区。研究结果表明,圩区氮磷削减能力与坑塘面积占比呈负相关,但并未随其变化发生明显突变。圩田氮磷减削减率与坑塘面积占比的相关性突变值分别为13.6%、14.7%。因此,坑塘面积占比为13.6-14.7%的圩区氮磷削减效果最好。圩区面积大小影响磷的削减效果,小面积的圩区(<200 ha),磷的削减率较高,但对氮的削减效果影响并不显著。该研究展示了基于过程的模型在识别圩区最优坑塘面积占比中的应用,从而支撑了水管理在实践中对平原圩区氮磷的控制。
关键词
圩区;阈值识别;坑塘面积;氮磷削减;PDP和NDP
稿件作者
张京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黄佳聪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