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田土壤磷饱和增加对地表水富营养化构成了长期风险
编号:4356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5 11:56:35 浏览:838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5:5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5] 主题5、环境科学 [S5-5] 主题5、环境科学 专题5.2、专题5.12(19日下午,4F国际会议厅)

暂无文件

摘要
磷化肥的施用在全球和区域粮食安全和生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同时由于施肥土壤的侵蚀和地表径流而导致内陆水体富营养化。由于过去几十年的过剩磷输入,中国农田土壤的磷饱和面积不断增加。在这样的磷饱和区域,淋滤和地下径流可能是导致延迟土壤磷损失的另一种途径,从而加剧了富营养化问题。到目前为止,整个中国这种地下径流途径的潜在风险还不清楚。
本研究使用DPPS-grid模型评估了1900-2010年间中国农田连续土壤磷库的空间分布和时空变化,计算了2010年全国的农田土壤磷饱和度(Phosphorus Saturation Degree, PSD)。模型考虑了土地利用、肥料、有机肥施用的年际变化等。结果表明,1900-2010年间全国农田土壤磷库增加了2倍以上,导致约44%的中国农田土壤的磷饱和度超过了阈值,意味着农田土壤磷流失和地下径流的风险增加。农田土壤磷的累积可能会导致湖泊和河流富营养化的时间延迟增强。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沿海地区如广东、浙江、福建等是最脆弱的区域,迫切地需要更好的管理农田土壤磷肥施用。本研究建议,对特定地区限制农田土壤的磷输入,甚至对部分地区直接使用农田土壤中累积的磷,以减轻这种对地表水的长期风险,对于防控面源污染、无营养化和沿海缺氧区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
水质,模型,磷
报告人
张杰
副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

稿件作者
张杰 中国农业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