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见病原体抗性基因污水流行病学研究
编号:4320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5 20:43:33 浏览:886次 快闪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1:59(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5min

所在会场:[S5] 主题5、环境科学 [S5-3] 主题5、环境科学 专题5.8、专题5.11(19日上午,307)

暂无文件

摘要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作为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定的重要致病菌,对公共卫生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了解人群的β-内酰胺耐药模式,评估临床相关的β-内酰胺耐药基因在废水中的流行情况,本研究收集了医院污水,进行宏基因组测序,筛选候选基因。并于2023年7月,收集了武汉市11个城市污水处理厂和17个郊区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样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污水中 CTX-M、 IMP、 NDM、 OXA、 SHV、 TEM、 VIM 和 KPC 家族抗性基因。最后根据样品中 16S rRNA 和 intI 1 的丰度对废水中每个基因家族的浓度进行反演,以评估它们对人群的负担。结果表明:除 mecA 和 NDM-1 外,所有进水中均检测到筛选到的基因。这说明β-内酰胺耐药基因在临床和社区环境中广泛存在。在城市和郊区的污水处理厂中,抗性基因绝对丰度的地理变异分别为9.63×108 和3.88×108 copies/L。当归一化为16S rRNA 时,差异最小化,但城市污水处理厂中 KPC-1, OXA-1, OXA-7 和 OXA-23 的相对丰度显着高于郊区污水处理厂(Wilcoxon 检验 p < 0.05)。内含子 intI 1 与特异性基因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城市和郊区人群的抗性基因总负荷分别为 1.95×1011 和 1.04×1011 copies/人/日。结果表明,种群分布可能影响抗性元件的传播。本研究为基于废水的流行病学估计人群中 ESBL 感染的规模奠定了基础,对了解抗药性模式及制定相关战略以减轻社区中日益增长的抗生素抗药性威胁至关重要。
 
关键词
抗性基因,污水流行病学,致病菌
报告人
张梦琪
硕士研究生 武汉大学

稿件作者
张梦琪 武汉大学
陈超琪 武汉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