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区:Asia/Shanghai
S15-2 |
主题15、矿产与资源 专题15.13、专题15.10(19日上午,403)@主题15、矿产与资源2024年05月19日 08:00~12:00 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403 会议主席:谢桂青/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主持:朱经经/中科院地化所;张振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时刻表 V27 发布时间:2024-05-15 17:39:27 |
|||
开始 | 结束 | 持续 | 编号 | 标题 |
---|---|---|---|---|
专题 15.13 斑岩成矿系统及层圈相互作用 | ||||
召集人:朱经经、王瑞、曹明坚、许博、曹康、钟世华、黄明亮 | ||||
08:00 | 08:10 | 10 | 1578 |
后碰撞环境下岩浆硫化物饱和历史对斑岩型矿床形成的影响——以冲江矿床为例陈喜连 副研究员/东华理工大学
|
08:10 | 08:20 | 10 | 1579 |
东秦岭祁雨沟斑岩-隐爆角砾岩成矿系统多期金成矿作用唐利 副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08:20 | 08:30 | 10 | 1586 |
冈底斯成矿带差异性剥蚀对后碰撞斑岩铜矿分布的制约付翰泽 讲师/嘉应学院
|
08:30 | 08:40 | 10 | 1583 |
地壳深部电性对斑岩铜矿成矿系统及圈层相互作用的意义王刚 高级工程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
08:40 | 08:48 | 8 | 1591 |
义敦岛弧带非弧斑岩岩浆对铜成矿约束:基于副矿物的研究刘迁/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08:48 | 08:56 | 8 | 1590 |
口头报告
|
08:56 | 09:04 | 8 | 1589 |
中国东部徐州班井地区铜成矿分析:来自岩浆岩的证据万宏鹏/南京大学
|
09:04 | 09:12 | 8 | 1843 |
巴基斯坦Chagai弧Siahdik斑岩铜矿床花岗岩类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王小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09:12 | 09:17 | 5 | 茶歇 | |
09:17 | 09:27 | 10 | 1582 |
安第斯弧岩浆演化与斑岩铜矿床成矿作用陈念 博士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09:27 | 09:37 | 10 | 1587 |
藏南碰撞后成矿斑岩的Mo同位素组成及其对岩石成因和斑岩成矿作用的启示范晶晶 讲师/西北大学
|
09:37 | 09:47 | 10 | 1580 |
流体出溶与大型斑岩成矿:磷灰石与锆石水的证据黄文婷 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09:47 | 09:57 | 10 | 1588 |
浅部岩浆房流体释放方式和效率对斑岩矿床成矿作用的控制机制研究王梓轩/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09:57 | 10:05 | 8 | 1884 |
岗讲斑岩型铜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流体演化特征研究李盛/昆明理工大学
|
10:05 | 10:13 | 8 | 1885 |
西藏白容Cu-Mo矿床暗色包体及寄主岩岩石成因:对岩浆混合作用及成矿的响应徐忠彪/昆明理工大学
|
10:13 | 10:21 | 8 | 1585 |
原位年代学与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特征共同记录中国东北小西南岔斑岩型金铜矿床成矿和流体特征单鹏飞 博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10:21 | 10:29 | 8 | 1584 |
磷灰石S同位素揭示碰撞型斑岩成矿岩浆石膏广泛结晶周秋石 博士研究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10:29 | 10:34 | 5 | 休息 | |
专题15.10 地学大数据与矿产资源 | ||||
召集人:张振杰、陈国雄、王文磊、黄小文、肖凡、邓浩、李晓晖 | ||||
10:34 | 10:44 | 10 | 2276 |
特邀报告
|
10:44 | 10:52 | 8 | 2277 |
1928-2023年全球水泥碳吸收量化评估吴松滨 硕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10:52 | 11:00 | 8 | 2275 |
贝叶斯视角下的胶西北深部成矿构造三维重建及其找矿启示黄珏璇/中南大学
|
11:00 | 11:08 | 8 | 2274 |
面向地球化学异常识别的转换器网络模型喻姝研/中南大学
|
11:08 | 11:16 | 8 | 2273 |
基于Deep Forest的北美斑岩铜矿预测及预测要素研究董岳霖/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11:16 | 11:24 | 8 | 2272 |
基于知识嵌入和可解释集成学习的矿产资源定量预测—以四川可尔因矿田为例尹世滔 博士研究生/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11:24 | 11:32 | 8 | 2271 |
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揭示华南富锂绿豆岩的源岩及对火山粘土型锂矿的成矿启示苏锐 硕士研究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11:32 | 11:40 | 8 | 2270 |
基于高光谱数据的青海全吉地块沉积-变质型铁矿遥感示矿信息提取与成矿预测刘文佳 硕士研究生/合肥工业大学
|
11:40 | 11:48 | 8 | 2269 |
安庆铜矿床蚀变与矿化分带控制机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卢克轩 博士研究生/合肥工业大学
|
11:48 | 11:56 | 8 | 2268 |
铜陵狮子山矿田隐伏矿体三维成矿预测研究徐艳 硕士研究生/合肥工业大学
|
11:56 | 12:04 | 8 | 2266 |
基于大数据集成的超深覆盖区矽卡岩型铁矿协同勘查体系郝兴中 正高级工程师/山东省地质调查院
|
S15-3 |
主题15、矿产与资源 专题15.2、专题15.12(19日下午,403)@主题15、矿产与资源2024年05月19日 13:00~18:00 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403 会议主席:谢桂青/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主持:郎兴海/成都理工大学;周翔/西南石油大学 时刻表 V27 发布时间:2024-05-15 17:39:27 |
|||
开始 | 结束 | 持续 | 编号 | 标题 |
---|---|---|---|---|
专题 15.2 青藏高原及周缘战略性矿产成矿理论与勘查进展 | ||||
召集人: 郎兴海、张志、何亮、林彬 | ||||
13:00 | 13:10 | 10 | 1865 |
北喜马拉雅多金属成矿系统深部结构焦彦杰/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13:10 | 13:20 | 10 | 1864 |
角闪岩相下地壳熔融:花岗岩型钨矿的潜在物质源区王立强/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13:20 | 13:30 | 10 | 1869 |
西藏锑(金)成矿带特征及关键地质问题探讨何亮 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
|
13:30 | 13:40 | 10 | 1868 |
西藏铁格隆南千万吨级铜矿床深边部勘查增储示范陈晓深 副院长/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
|
13:40 | 13:50 | 10 | 1867 |
西藏罗布莎铬铁矿找矿成果与潜力次罗/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
|
13:50 | 14:00 | 10 | 1866 |
喜马拉雅东段错那洞锡铍钨矿床铍赋存状态及其富集机制王艺云/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
14:00 | 14:10 | 10 | 866 |
铋熔体金捕获机制:以新疆西天山库茹尔铜金矿床为例彭义伟 副教授/成都理工大学
|
14:10 | 14:20 | 10 | 863 |
西藏雄村斑岩型铜金矿集区1号矿体晚期多金属矿脉的成因及指示邓煜霖 博士后/成都理工大学
|
14:20 | 14:30 | 10 | 862 |
川西里伍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孙清飞 讲师/西南交通大学
|
14:30 | 14:35 | 5 | 茶歇 | |
14:35 | 14:45 | 10 | 865 |
青海松树南沟金矿成矿时代与成因郎兴海 教授/成都理工大学
|
14:45 | 14:55 | 10 | 867 |
西藏冈底斯斑岩型铜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及控制机制王旭辉 研究员/成都理工大学
|
14:55 | 15:05 | 10 | 861 |
西藏喜马拉雅带发现首个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兼论藏南稀有-钨锡-铅锌-金锑成矿系统张志 副研究员/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
15:05 | 15:15 | 10 | 848 |
南祁连盆地下日哈坳陷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及勘查进展李成福 高级工程师/青海省地质调查局
|
15:15 | 15:25 | 10 | 860 |
藏南古堆地区构造演化及其与成矿的关系娄元林 高级工程师/中国地质调查局长沙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
|
15:25 | 15:35 | 10 | 847 |
东昆仑地区妥拉海河一带超大型石墨矿床首次发现和启示意义赵伟 工程师/青海省地质调查局
|
15:35 | 15:45 | 10 | 846 |
东昆仑造山带金水口地区锂稀有金属矿找矿潜力分析祁发龙 工程师/青海省地质调查局
|
15:45 | 15:53 | 8 | 864 |
滇西北中甸地区普上石英闪长玢岩地球化学特征与物质迁移莫雷 硕士研究生/东华理工大学
|
15:53 | 15:58 | 5 | 休息 | |
专题15.12 油气开采与碳中和 | ||||
召集人:周翔、高大鹏、谭永胜 | ||||
15:58 | 16:08 | 10 | 2293 |
中低成熟度页岩油轻质化开发可行性实验研究周翔 副教授/西南石油大学
|
16:08 | 16:18 | 10 | 2280 |
咸水层CO2注入井井筒完整性设计方法谭永胜 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16:18 | 16:28 | 10 | 2278 |
碳酸盐岩油藏CO2非纯气体的岩石蚀变规律及其对碳埋存的影响张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
16:28 | 16:38 | 10 | 2290 |
页岩气藏二氧化碳注入技术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常元昊 博士后/University of Regina
|
16:38 | 16:48 | 10 | 2288 |
气体水合物和固体表面间粘附的分子见解马睿 博士后/里贾纳大学
|
16:48 | 16:58 | 10 | 2285 |
垭紫罗裂陷槽下石炭统页岩成因及分布规律陈相霖 工程师/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
16:58 | 17:08 | 10 | 2284 |
基于CT和核磁共振的碳封存微观特征研究方惠京 工程师/安徽省煤田地质局勘查研究院
|
17:08 | 17:16 | 8 | 2289 |
CO2吞吐提高页岩气采收率和CO2地质封存的室内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王博 博士研究生/University of Regina
|
17:16 | 17:24 | 8 | 2287 |
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固体沥青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王怡帅 硕士研究生/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
17:24 | 17:32 | 8 | 2282 |
镁离子对碳酸钙结晶动力学过程的抑制效应王明杰 硕士研究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
17:32 | 17:40 | 8 | 2279 |
多元复合蒸汽驱在稠油油藏驱替及二氧化碳封存中的应用刘雅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注册截止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