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T和核磁共振的碳封存微观特征研究
编号:228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11:28:54 浏览:798次
口头报告
摘要
淮南煤田的石炭系和二叠系发育大规模煤系地层,煤田构造稳定,断层主要为封闭型,且煤田范围内火力电厂数量较多,碳排放量巨大,故淮南煤田煤系中的煤层和砂岩层可作为潜在的二氧化碳地质封存靶区。本研究选取淮南煤田南部阜凤逆冲推覆带的岩样,进行二氧化碳封存物理模拟实验,并在二氧化碳注入过程和饱和阶段进行CT和核磁共振扫描,综合微米和毫米尺度对煤系储层中的二氧化碳微观封存状态进行定量表征。实验结果证实,孔隙空间大、孔喉连通性好的样品,二氧化碳注入后在孔隙空间内主要为连片赋存,且赋存量相对大;孔喉条件较差的样品,注入二氧化碳兼有连片状、膜状、球状等赋存形态。
稿件作者
方惠京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勘查研究院
张文永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
丁海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勘查研究院
韩锋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勘查研究院
戴王杰
安徽理工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