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冈底斯斑岩型铜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及控制机制
编号:867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3 14:40:20 浏览:855次 特邀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4:4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15] 主题15、矿产与资源 [S15-3] 主题15、矿产与资源 专题15.2、专题15.12(19日下午,403)

暂无文件

摘要
冈底斯铜矿带位于青藏高原南拉萨地块,发育了侏罗纪斑岩型Cu-Au矿床和中新世斑岩型Cu-Mo矿床,这两种矿床呈现南北分带现象,分别出露于南部侏罗纪岩浆弧和北部侏罗纪弧后区域。南拉萨地块南部侏罗纪弧岩浆岩与北部侏罗纪弧后岩浆岩相比,具有更高的V/Yb比值、Cu含量、δ65Cu值和锆石Eu/Eu*,这表明南带侏罗纪弧岩浆岩具有更高的氧逸度(fO2)和H2O含量,这是因为侏罗纪新特提斯洋壳的陡俯冲导致洋壳脱水释放出的高氧逸度流体在弧下地幔聚集,使得南带弧岩浆岩具有高的fO2和H2O含量。南带侏罗纪弧岩浆岩高的fO2和H2O含量抑制了硫化物在岩浆演化过程中过饱和,有利于侏罗纪斑岩型矿床的形成。相反,北带侏罗纪弧后岩浆岩具有低的fO2和H2O含量,导致硫化物的过饱和,进而形成富含硫化物的下地壳,为中新世斑岩型矿床提供了成矿物质。
 
关键词
西藏,冈底斯,斑岩型矿床,分布规律
报告人
王旭辉
研究员 成都理工大学

稿件作者
王旭辉 成都理工大学
郎兴海 成都理工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