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底斯成矿带差异性剥蚀对后碰撞斑岩铜矿分布的制约
编号:1586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7:06:45 浏览:875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08:2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15] 主题15、矿产与资源 [S15-2] 主题15、矿产与资源 专题15.13、专题15.10(19日上午,403)

暂无文件

摘要
我国西藏南部冈底斯成矿带是世界级的后碰撞斑岩铜矿带,其东段出露和聚集多个中新世超大型-大型斑岩铜矿,而西段仅见一处大型矿床。由于两地剥蚀作用差异与斑岩铜矿分布特征的相关性尚不清楚,限制了对后碰撞斑岩铜成矿模式和未来勘查方向的全面理解。本研究根据岩体热液蚀变对古深度变化敏感的特点,采用ASTER遥感数据提取冈底斯中新世岩体的蚀变矿物组合,估算和对比中新世以来的东、西段剥蚀差异,明确其与中新世斑岩铜矿分布的相关性;通过河流纵剖面反演冈底斯中新世以来的基岩隆升历史,揭示深部动力学与差异性抬升剥蚀的响应机制。本研究拓展了成矿带剥蚀量计算方法,丰富后碰撞斑岩铜成矿模式,为明确冈底斯成矿带的勘查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斑岩铜矿,冈底斯成矿带,遥感矿物识别,地形分析,矿床剥蚀
报告人
付翰泽
讲师 嘉应学院

稿件作者
付翰泽 嘉应学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