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南古堆地区构造演化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编号:860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09:53:03 浏览:759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5:1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15] 主题15、矿产与资源 [S15-3] 主题15、矿产与资源 专题15.2、专题15.12(19日下午,403)

暂无文件

摘要
藏南古堆地区位于北喜马拉雅成矿亚带中东部,区内分布有众多金多金属矿床(点),其整体研究较为薄弱、零散。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地质演化史划分为5个阶段(稳定陆架阶段(Z-T2)→陆架裂谷阶段(T3-K1)→碰撞造山阶段E→伸展拆离阶段N1→高原隆生阶段(N2-Q)),3个构造旋回(泛非-加里东旋回→印支-燕山旋回→喜马拉雅旋回)。各具特色的构造演化阶段最终形成了不同矿种和类型的矿床:早白垩世陆架裂谷阶段有关的钛铁、钴镍铬内生矿床,古近纪碰撞造山阶段有关的金、金锑矿床,新近纪伸展拆离阶段有关的铅锌锑银矿床、新近纪-第四纪高原隆升阶段新构造有关的金铯外生矿床(张志等,2022;郑有业等,2022)。本项工作可对区内进一步找矿勘探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地质构造演化;成矿响应;成矿系列;古堆地区;藏南
报告人
娄元林
高级工程师 中国地质调查局长沙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

稿件作者
娄元林 中国地质调查局长沙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