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区:Asia/Shanghai
S4-10 |
主题4、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专题4.3(20日上午,4F观海厅1)@主题4、生态与可持续发展2024年05月20日 08:00~12:00 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4F观海厅1 会议主席:祝惠/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刘焱序/北京师范大学;王法明 Professor/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时刻表 V37 发布时间:2024-05-15 16:27:37 |
|||
开始 | 结束 | 持续 | 编号 | 标题 |
---|---|---|---|---|
专题4.3 水生态系统碳循环与碳排放 | ||||
主持人:周永强、杨平 | ||||
08:00 | 08:08 | 8 | 1637 |
水源供给服务流模拟:理论框架、关键技术与实践应用官冬杰 教授/重庆交通大学
|
08:08 | 08:16 | 8 | 1653 |
蓝藻引起的氯化饮用源水中卤代消毒副产物分子组成的变化:来自超高分辨率质谱的见解付庆龙 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08:16 | 08:24 | 8 | 1652 |
湖泊溶解性有机碳来源及组分解析温志丹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08:24 | 08:32 | 8 | 1665 |
中国湖泊从CO2源向汇转变肖启涛 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08:32 | 08:40 | 8 | 1646 |
青藏冻土诸河甲烷与氧化亚氮的排放模式与机制张力伟 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
|
08:40 | 08:48 | 8 | 1662 |
鄱阳湖消落带植物碳收支效应评估施文卿 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08:48 | 08:56 | 8 | 1633 |
小型梯级水库CH4与N2O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王晓锋 教授/重庆师范大学
|
08:56 | 09:04 | 8 | 1666 |
我国典型湖库溶解性有机物迁移转化与碳排放特征周永强 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09:04 | 09:12 | 8 | 1664 | |
09:12 | 09:20 | 8 | 1656 |
城市区域河流水体CO2、CH4和N2O气体传输速率的时空差异陈姝 博士后/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
|
09:20 | 09:28 | 8 | 1650 |
How safe, efficient and cost-effective is Ocean Alkalinity Enhancement? Results from large-scale mesocosms in Daya BayHopwoodMark James 副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系
|
09:28 | 09:36 | 8 | 1668 |
全球内陆水体碳排放的研究态势袁洁/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袁洁/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
|
09:36 | 09:44 | 8 | 1663 |
滨湖城市河网溶存CO2和CH4浓度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李玲玲 讲师/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
09:44 | 09:52 | 8 | 1661 |
江汉平原水产养殖塘碳排放特征张逸飞 博士后/武汉工程大学
|
09:52 | 10:00 | 8 | 1657 |
我国最大城中湖—汤逊湖CO2浓度与排放通量的昼夜差异:基于连续的实时监测数据汪洋 博士后/武汉工程大学
|
主持人:施文卿、肖启涛 | ||||
10:00 | 10:08 | 8 | 1655 |
从系统碳代谢角度探讨缢蛏混养对水产养殖池塘水-气界面CO2通量的影响机制张东旭 工程师/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浙江海洋大学海洋与渔业研究所
|
10:08 | 10:16 | 8 | 1648 |
贻贝养殖区沉积物碳固存及微生态效应何建瑜 讲师/浙江海洋大学
|
10:16 | 10:24 | 8 | 1645 |
The impact of reservoir on downstream water quality and pCO2: a case study in Seine Basin, France闫兴成 工程师/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10:24 | 10:32 | 8 | 1644 |
沉湖湿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张雅/湖北省地质调查院
|
10:32 | 10:40 | 8 | 1643 |
河口系统的碳收支模型与分析姚泓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10:40 | 10:48 | 8 | 1642 |
贝藻养殖系统沉积有机碳来源、再矿化和埋藏过程的研究潘哲 副教授/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
|
10:48 | 10:56 | 8 | 1639 |
由碳代谢和碳酸盐缓冲作用驱动的水库二氧化碳季节排放动态冷佩芳 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10:56 | 11:04 | 8 | 1638 |
沉水植被修复对河流碳减排的影响机制研究李青倩 助理研究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11:04 | 11:12 | 8 | 1636 |
漂浮湿地的形成改变湖水有机碳分布迁移的空间格局崔庚 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11:12 | 11:20 | 8 | 1635 |
内蒙古富营养化浅水湖泊N2O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李国华 工程师/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
11:20 | 11:28 | 8 | 1634 |
天津海水养殖塘CO2和CH4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张寒 讲师/天津师范大学
|
11:28 | 11:33 | 5 | 1647 |
实时观测技术在亚热带浅水湖泊甲烷冒泡通量研究中的应用:以巢湖为例粟登鑫 应用工程师/武汉敢为科技有限公司
|
11:33 | 11:38 | 5 | 1660 |
台风和暴雨促进城市污染河流温室气体排放赵光辉 博士研究生/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11:38 | 11:43 | 5 | 1659 |
建坝前后河道温室气体排放——以澜沧江中游为例周旭东 博士研究生/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11:43 | 11:48 | 5 | 1658 |
污水厂尾水补给型岩溶河流溶解无机碳地球化学特征龙广喜 硕士研究生/贵州大学
|
11:48 | 11:53 | 5 | 1651 |
太湖流域平原圩区碳动态模拟与解析季雨来 硕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11:53 | 11:58 | 5 | 1649 |
城市水体CH4冒泡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吴胜男 博士研究生/华东师范大学
|
11:58 | 12:03 | 5 | 1641 |
旅游开发改变湿地有机质碳循环模式——以杭州西溪湿地为例于天乐 博士研究生/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12:03 | 12:08 | 5 | 1640 |
沟渠网络连通性及农业土地利用对流域水体DOM特征研究武浩波 硕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S4-11 |
主题4、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专题4.7(20日上午,4F观海厅2)@主题4、生态与可持续发展2024年05月20日 08:00~12:00 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4F观海厅2 会议主席:祝惠/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刘焱序/北京师范大学;王法明 Professor/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时刻表 V37 发布时间:2024-05-15 16:27:37 |
|||
开始 | 结束 | 持续 | 编号 | 标题 |
---|---|---|---|---|
专题4.7 土壤碳氮地球化学循环 | ||||
主持人:倪祥银 | ||||
08:00 | 08:15 | 15 | 1773 |
森林土壤微生物碳利用研究进展王超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08:15 | 08:25 | 10 | 1809 |
氮磷添加对南亚热带森林土壤微生物残体碳的影响郑棉海 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
08:25 | 08:35 | 10 | 1804 |
土壤矿物与土壤碳循环周正虎 教授/东北林业大学
|
08:35 | 08:45 | 10 | 1811 |
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空间格局及其温度敏感性研究任成杰 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08:45 | 08:55 | 10 | 1788 |
南方亚热带森林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时空驱动因子余龙飞 研究员/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08:55 | 09:05 | 10 | 1812 |
中国北方植树造林的固碳效应及其调控机制洪松柏 助理教授/北京大学 深圳研究生院
|
09:05 | 09:15 | 10 | 1785 |
高寒草地微生物-土壤功能关系的干旱阈值张超 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09:15 | 09:25 | 10 | 1786 |
黄土高原刺槐林土壤非共生固氮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邓健 副教授/延安大学
|
09:25 | 09:35 | 10 | 1808 |
长期施用有机肥导致土壤有机碳温度敏感性增加蔡岸冬 副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
09:35 | 09:40 | 5 | 中场休息 | |
主持人:郑棉海 | ||||
09:40 | 09:50 | 10 | 1787 |
覆膜土壤氮转化过程与微生物响应蒋锐 教授/苏州大学;张浩 博士研究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09:50 | 10:00 | 10 | 1807 |
根际和非根际土中微生物残体的形成和积累过程贾娟 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10:00 | 10:10 | 10 | 1783 |
臭氧浓度升高下不同施肥措施对水稻田氨挥发的影响尚博 副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10:10 | 10:20 | 10 | 1810 |
周期性淹水对三峡水库河岸带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土壤碳利用效率的影响鲁伦慧 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10:20 | 10:30 | 10 | 1778 |
混合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氮动态:凋落物特性、多样性以及土壤动物的作用周世兴/四川农业大学
|
10:30 | 10:40 | 10 | 1782 |
不同品种植茶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特征杜磊 助理研究员/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农业大学
|
10:40 | 10:50 | 10 | 1781 |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黑土坡耕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李建业 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10:50 | 11:00 | 10 | 1780 |
河流入库口湿地氮素转化过程的微生物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李婷婷 讲师/防灾科技学院
|
11:00 | 11:10 | 10 | 1805 |
造林对土壤颗粒有机碳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的影响舒向阳 助理研究员/四川师范大学
|
11:10 | 11:15 | 5 | 中场休息 | |
主持人:周正虎 | ||||
11:15 | 11:25 | 10 | 1803 |
微生物热适应与土壤碳分解的关系研究曲聆瑞 博士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11:25 | 11:35 | 10 | 1779 |
长期增温显著影响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稳定性刘玥 博士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11:35 | 11:45 | 10 | 1806 |
硝酸盐异化还原的全球模式邓丹丽 博士后/三峡大学
|
11:45 | 11:55 | 10 | 1784 |
轻度放牧降低了温带草地在冻融期间的土壤含氮气体排放杜陈军 博士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11:55 | 12:00 | 5 | 1813 |
湿地开垦对氮循环过程的影响及微生物机制likexin 博士研究生/中科院
|
12:00 | 12:05 | 5 | 1789 |
土壤结构对土壤N2O产生与排放的影响常保璇 博士研究生/天津大学
|
12:05 | 12:10 | 5 | 1790 |
菌根类型优势度对温带森林土壤碳氮的影响机制吴雪梅 博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山东师范大学
|
12:10 | 12:15 | 5 | 1791 |
干湿土壤中微生物对添加有机质的响应杨铰 硕士研究生/西南大学
|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注册截止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