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梯级水库CH4与N2O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号:1633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7:21:51 浏览:855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20日 08:48(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8min

所在会场:[S4] 主题​4、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S4-10] 主题4、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专题4.3(20日上午,4F观海厅1)

暂无文件

摘要
为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河流筑坝已经成为水资源高效利用效率的重要方式。然而,筑坝强烈地阻断了河流水文、化学、生物过程的连续性,形成河湖片段交替系统。库区流速减缓,大量生源物质被滞留拦截,水环境特征被改变,并进一步对河流甲烷(CH4)与氧化亚氮(N2O)排放产生影响,使水库成为河流上CH4、N2O排放的热点区域。当前大多数研究更关注单一水库的水环境效应和CH4/N2O的产生及排放机制,而对梯级水库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小型梯级水库。基于此,本研究选取重庆市高密度筑坝河流─五布河为研究对象,对沿干流分布的15个梯级排列的小型水库进行CH4、N2O排放通量的时空特征分析,结合各水库水体、沉积物环境参数,以及水库水文因子,揭示了高密度开发下小型梯级水库CH4、N2O排放的时空动态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梯级水电开发显著改变了水体及沉积物碳、氮含量的空间分布,在空间上呈不连续的增长,水体中碳、氮、磷浓度在库容和入库流量较大的水库中更高;坝越高、库容越大、水深越深的水库中沉积物碳氮丰度更高;(2)梯级水库群水体表层CH4排放通量变化范围为0.21~14.69 mmol m-2d-1,平均值为2.73±2.70 mmol m-2d-1,N2O排放通量范围为47.2 – 1714.2 μmol m-2 d-1,年均值为321.5±235.6 μmol m-2 d-1,高于大部分自然河流及水库的排放通量,是大气CH4、N2O排放的强源;CH4排放通量自上游至下游呈现不连续分布,而N2O则呈连续增长趋势,下游水库显著高于上游;(3)冒泡排放是五布河梯级水库CH4排放的主要方式,水环境因子中,水温(WT)、溶解氧(DO)和总磷(TP)与CH4排放关系密切,而沉积物中,溶解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活性有机碳、沉积物古菌丰度是影响CH4通量空间分异的关键因素,水库特征中,库容、坝高和水深等也与CH4通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水库特征通过影响沉积物中活性有机碳的积累间接影响CH4通量;(4)库容、水力滞留时间对水体N2O积累与排放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水库库容越大,水体及沉积物中氮素的积累与生物转化作用越强,最终形成N2O排放热点;(5)通过估算各水库水气界面CH4、N2O排放总量在水库储存碳、氮丰度的发现,上游水库群显著小于下游水库,间接表明梯级水库C、N的生物地化效率呈逐级增强的趋势。本研究强调小型水电水库开发强烈影响河流碳氮输移过程及空间分配,制造了大量水域CH4、N2O排放热点。
 
关键词
梯级水电,CH4通量,N2O通量,排放动态,梯级水库
报告人
王晓锋
教授 重庆师范大学

稿件作者
王晓锋 重庆师范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