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浓度升高下不同施肥措施对水稻田氨挥发的影响
编号:1783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8:21:09 浏览:736次
口头报告
摘要
氨排放是农田氮损失的主要途径之一,大量氨排放形成的气溶胶以及大气氨沉降均能影响生态系统。地表臭氧是威胁农业生产的主要空气污染物,能够抑制作物氮素吸收并降低氮肥利用效率,而有机无机配施能够增效减排。本研究选取了两个水稻品种(南粳9108、徽两优898),实验设置三种施肥处理及两种臭氧浓度处理利用密闭室抽气法探究不同品种水稻在不同施肥及臭氧处理下土水表面及土水-冠层系统的氨挥发。施肥后水稻NH3排放周期在基肥期、分蘖肥期、穗肥期依次变短。南粳9108与徽两优898基肥期的氨累计排放通量占总生育期氨累计排放通量的比值分别为45%和44%。水稻冠层在稻田氨排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南粳9108和徽两优898水稻的整个生育期,水稻冠层可分别吸收26%、27%的土水表面排放的氨。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及减施无机肥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稻田中pH及铵态氮浓度,减少氨挥发。O3浓度升高可以显著增加穗肥期水稻土壤铵态氮浓度,增大土水表面氨挥发量。研究结果在臭氧污染北京下对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改善生存环境条件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与现实应用价值。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