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编号与专题名:水生态系统碳循环与碳排放(4.3)
漂浮湿地的形成改变湖水有机碳分布迁移的空间格局崔庚
1,刘言
1,2*,闫龙
1,2,佟守正
1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春 130102;2. 长春师范大学,长春 130032
漂浮湿地中有机碳的空间格局仍具有很大不确定性,造成人们对湖泊沼泽化碳循环认识的欠缺。基于野外监测,研究了湖泊系统内漂浮湿地中溶解有机碳(DOC)和颗粒有机碳(POC)的分布特征、来源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浮毯区水体处于酸性(pH≈5.5)和相对缺氧环境,夏季浮毯区是有机碳向水体释放的热点,并主要以DOC为主;
13C同位素溯源表明,水体有机碳主要是内源贡献,浮毯植被对湖泊水体有机碳的贡献率最大(最高达90.3%),其次为底泥沉积物和藻类,外源有机碳在夏季的贡献明显增加,底泥的再悬浮增加了POC浓度;水动力和酸碱条件等是有机碳和迁移的主要驱动因素。这项研究的结果有助于开拓湖泊生态系统退化过程中碳的迁移、转化及循环的机制研究和视野。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301048)、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青年科学家小组项目(2022QNXZ01)
第一作者简介: 崔庚(1990-),男,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湿地水环境与地下水过程. E-mail:cuigeng@iga.ac.cn
*通信作者简介:刘言(1990-),女,讲师,研究方向:湿地生态水文. E-mal:liuyan@iga.ac.cn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