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区:Asia/Shanghai
E |
展板报告@张贴报告2021年07月09日 08:00~12日 18:00
时刻表 V4 发布时间:2021-07-08 13:55:11 |
|||
开始 | 结束 | 持续 | 编号 | 标题 |
---|---|---|---|---|
08:00 | 08:20 | 20 | 183 |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页岩微尺度孔隙系统中页岩油赋存的机理探讨赵日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08:20 | 08:40 | 20 | 47 |
通过压汞技术表征页岩储层特征的新方法赵翔/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资源学院
|
08:40 | 09:00 | 20 | 39 |
湖相页岩油甜点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魏永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09:00 | 09:20 | 20 | 181 |
页岩油渗流特征及渗流机理研究——以济阳坳陷为例林子智 无/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09:20 | 09:40 | 20 | 52 |
富有机质页岩-水蒸气等温吸附特性与吸附机理党伟/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
09:40 | 10:00 | 20 | 182 |
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夹层富集型页岩油“源储”识别方法王博洋/东北石油大学
|
10:00 | 10:20 | 20 | 174 |
四川盆地中深层-深层海相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差异加奥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10:20 | 10:40 | 20 | 141 |
川东北地区千佛崖组页岩气富集主控因素苏展飞 学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10:40 | 11:00 | 20 | 139 |
基于多种机器学习方法的页岩TOC含量评价——以川南五峰-龙马溪组为例杨占伟 学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
|
11:00 | 11:20 | 20 | 142 |
中国南方高演化海相页岩石墨化的判别证据及地质意义郝绵柱 硕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
11:20 | 11:40 | 20 | 140 |
基于有限运移的陆相页岩油选区思路-以东濮凹陷为例李浩/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
11:40 | 12:00 | 20 | 44 |
柴东三湖坳陷第四系生物型页岩气富集主控因素王昱超 硕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
12:00 | 12:20 | 20 | 40 |
BP神经网络与C&RT决策树在泥页岩储层岩性识别中的对比应用宋兆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12:20 | 12:40 | 20 | 37 |
井场密闭粉碎热释法定量评价页岩含油性特征仰云峰/苏州冠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12:40 | 13:00 | 20 | 53 |
吴玉其_多矿物组分多尺度孔隙结构页岩数字岩心建模吴玉其/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13:00 | 13:20 | 20 | 43 |
水岩反应中有机组分的释放机理及控制因素研究朱亚玲/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13:20 | 13:40 | 20 | 189 |
黔北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页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古环境恢复何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3:40 | 14:00 | 20 | 186 |
马朗凹陷芦草沟组泥页岩纹层间孔隙连通性特征郭小波/西安石油大学
|
14:00 | 14:20 | 20 | 191 |
页岩油提高采收率新进展郭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14:20 | 14:40 | 20 | 145 |
准中地区侏罗系低渗储层油气运移机制研究刘胜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14:40 | 15:00 | 20 | 56 |
含水饱和度对深层页岩基质渗透率影响分析赵家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资源学院
|
15:00 | 15:20 | 20 | 180 |
基于岩相的页岩孔隙结构特征研究——以松辽盆地青山口组为例尹娜 无/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15:20 | 15:40 | 20 | 178 |
量热法在富有机质页岩润湿性评价中的应用陈世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15:40 | 16:00 | 20 | 177 |
四川盆地上二叠统龙潭组页岩气资源潜力分析张心罡 在读硕士研究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16:00 | 16:20 | 20 | 176 |
不同含水条件下页岩储层孔隙结构差异性分析曹茜/四川省煤田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
|
16:20 | 16:40 | 20 | 175 |
玛湖凹陷风城组页岩油富集特征及主控因素常佳琦/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
|
16:40 | 17:00 | 20 | 241 |
页岩热演化过程中有机孔隙结构变化特征——以上二叠统大隆组页岩样品人工热模拟实验为例万阔 在读博士研究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7:00 | 17:20 | 20 | 137 |
泸州地区五峰—龙马溪组海相页岩含气性测井评价刘晓雪/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17:20 | 17:40 | 20 | 136 |
泸州与长宁地区深层页岩孔隙结构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贺世杰 硕士研究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17:40 | 18:00 | 20 | 173 |
黔东南地区牛蹄塘组页岩含气性分析葛明娜/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
18:00 | 18:20 | 20 | 135 |
分布式光纤振动/温度同时采集新技术及其在页岩油气探勘/压裂生产中的应用邱书畅/武汉理工大学
|
18:20 | 18:40 | 20 | 134 |
鄂西地区牛蹄塘组与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沉积环境及有机质富集成因差异对比刘早学/湖北省地质调查院
|
18:40 | 19:00 | 20 | 171 |
一种基于测井数据的页岩脆性指数评价新方法叶亚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19:00 | 19:20 | 20 | 60 |
基于物理模拟法的页岩原始含油饱和度评价探讨——以济阳坳陷沙四上、沙三下为例李明 在读博士研究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19:20 | 19:40 | 20 | 61 |
松辽盆地陆相页岩油细粒沉积研究体系建立刘俊杰 硕士生/东北石油大学
|
19:40 | 20:00 | 20 | 62 |
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脆延转化差异性研究及其对页岩气勘探的意义万成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20:00 | 20:20 | 20 | 169 |
页岩气侧向输导及其对页岩气富集的影响——以四川盆地涪陵地区为例冯芊 学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20:20 | 20:40 | 20 | 133 |
川东北地区自流井组陆相页岩含气性控制因素及评价肖阳 硕士研究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20:40 | 21:00 | 20 | 132 |
川东南地区凉高山组轻质页岩油赋存孔隙空间特征研究昆张 讲师/硕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
|
21:00 | 21:20 | 20 | 131 |
黔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有机质富集关系连梦利/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21:20 | 21:40 | 20 | 168 |
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陆相页岩气潜力评价及对比赵仁文 硕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21:40 | 22:00 | 20 | 167 |
右江盆地中泥盆统罗富组页岩沉积环境及有机质富集模式刘俞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22:00 | 22:20 | 20 | 26 |
低电阻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储层导电性的控制作用——以川南龙马溪组为例薛子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22:20 | 22:40 | 20 | 121 |
有机-粘土复合体对泥页岩孔隙结构及分形特征的影响常佳琦/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
|
22:40 | 23:00 | 20 | 120 |
黔西龙潭组过渡相页岩沉积环境及与火山活动的响应白卢恒/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23:00 | 23:20 | 20 | 155 |
沧东凹陷孔二段页岩纹层发育特征及其储集意义辛碧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23:20 | 23:40 | 20 | 151 |
四川盆地川南永川区块页岩气可压裂性评价方法研究马通 学生/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
23:40 | 00:00 | 20 | 150 |
基于分形维数、关联长度、连通概率表征页岩多尺度孔径分布、连通性特征的数字岩芯分析技术范雨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00:00 | 00:20 | 20 | 149 |
泥页岩成烃-成岩协同演化及其对储层质量的影响 ——以松辽盆地青一段为例言语/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00:20 | 00:40 | 20 | 118 |
皖南地区孤峰组沉积环境及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李兴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00:40 | 01:00 | 20 | 117 |
三湖地区第四系页岩气成因及生烃潜力评价刘晓雪/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01:00 | 01:20 | 20 | 357 |
张贴报告
|
01:20 | 01:40 | 20 | 148 |
基于灰色关联方法的页岩油甜点层段优选 —以松辽盆地南部青山口组为例蒋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01:40 | 02:00 | 20 | 242 |
昭通示范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成藏条件与有利区评价优选武金云 高级工程师/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
02:00 | 02:20 | 20 | 27 |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分析孔隙类型对页岩气赋存状态的影响 ——以长宁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为例杨钦/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02:20 | 02:40 | 20 | 30 |
极高演化页岩的有机质结构和孔隙结构特征——有机质石墨化对孔隙结构影响的启示余锐 研究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02:40 | 03:00 | 20 | 22 |
页岩油井中地震特色技术进展及应用陈策/东方地球物理公司
|
03:00 | 03:20 | 20 | 130 |
页岩油储层多尺度孔隙结构表征 ——以松辽盆地古龙页岩为例姚雪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03:20 | 03:40 | 20 | 166 |
川东南涪陵地区凉高山组陆相页岩凝析气藏的成因机制李斌/西南石油大学
|
03:40 | 04:00 | 20 | 321 |
张贴报告
|
04:00 | 04:20 | 20 | 163 |
苏北盆地海安凹陷古近系阜二段页岩油地质甜点评价研究孙彪 学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04:20 | 04:40 | 20 | 162 |
苏北盆地海安凹陷古近系阜二段页岩含油性评价刘天/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04:40 | 05:00 | 20 | 161 |
苏北盆地海安凹陷古近系阜二段页岩储层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化祖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05:00 | 05:20 | 20 | 31 |
碱湖烃源岩原始有机碳含量恢复 ——以准噶尔盆地风南地区二叠系风城组为例赵德林/西安石油大学
|
05:20 | 05:40 | 20 | 32 |
松辽盆地北部页岩油储层润湿性研究董振涛 博士研究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05:40 | 06:00 | 20 | 33 |
陆相页岩纹层特征及其页岩油气意义——以四川盆地中下侏罗统为例仇恒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
|
06:00 | 06:20 | 20 | 128 |
太康隆起上古生界泥岩地化特征古环境意义及其与有机质富集的关系曾秋楠/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
06:20 | 06:40 | 20 | 160 |
昭通北部地区五峰-龙马溪组笔石页岩沉积演化及其地质意义刘洪林/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06:40 | 07:00 | 20 | 159 |
专题1_口头_韦国栋_川东地区下侏罗统东岳庙段富有机质页岩有利相带优选韦国栋 学生/西南石油大学
|
07:00 | 07:20 | 20 | 127 |
泥页岩孔径多重分形维数特征与岩相关系 ——以松辽盆地沙河子组泥页岩为例梁志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07:20 | 07:40 | 20 | 322 |
川东南盆缘转换带海相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叶云飞/
|
07:40 | 08:00 | 20 | 126 |
四川盆地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埋藏-抬升过程的压力演化唐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08:00 | 08:20 | 20 | 125 |
黔西地区下石炭统打屋坝组富有机质页岩热演化史研究陈榕/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
08:20 | 08:40 | 20 | 124 |
渤南洼陷沙三段下亚段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页岩油可动性的影响宫厚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08:40 | 09:00 | 20 | 156 |
川东南龙马溪组黄铁矿发育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鑫陈/西南石油大学
|
09:00 | 09:20 | 20 | 197 |
杭锦旗地区盒一段致密砂岩气差异富集主控因素研究余汉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09:20 | 09:40 | 20 | 198 |
基于小波变换与预测误差分析的致密储层裂缝评价方法滕召达/成都理工大学
|
09:40 | 10:00 | 20 | 207 |
自生粘土对含气砂岩“甜点”孔隙演化及储层质量的影响林建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10:00 | 10:20 | 20 | 210 |
米仓山构造带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砂岩 球状风化特征及成因机制师文文/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
10:20 | 10:40 | 20 | 213 |
松辽盆地南部孤店断陷深层致密砂岩及火山岩储层裂缝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徐立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资源学院
|
10:40 | 11:00 | 20 | 214 |
杭锦旗地区盒一段粒内缝发育特征及其对储层的影响覃硕/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资源学院
|
11:00 | 11:20 | 20 | 211 |
鄂尔多斯盆地神府地区与高桥地区本溪组本一段优质储层成因差异性分析王夕榕/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地球科学学院
|
11:20 | 11:40 | 20 | 209 |
固相萃取法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分析生物降解油中羧酸化合物刘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资源学院
|
11:40 | 12:00 | 20 | 216 | |
12:00 | 12:20 | 20 | 236 |
硫化氢水溶液对低中阶煤孔渗特征吸附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杨胜博/新疆大学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
|
12:20 | 12:40 | 20 | 220 |
地震多属性分析及AI预测技术在煤层断层及陷落柱识别中的应用刘滨莹/中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
|
12:40 | 13:00 | 20 | 323 |
口头报告
|
13:00 | 13:20 | 20 | 266 |
在线红外光谱仪定量监测四氢呋喃水合物生成微观反应动力学过程公英华/齐鲁工业大学,俄罗斯国立石油天然气大学
|
13:20 | 13:40 | 20 | 262 |
南海水合物储层固井过程高压气水反侵临界条件判别王晓宇/成都理工大学
|
13:40 | 14:00 | 20 | 244 |
琼东南盆地块体搬运沉积体系成因及其对水合物成藏的影响杜浩 硕士研究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4:00 | 14:20 | 20 | 254 |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时空演化特征宋颖睿/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14:20 | 14:40 | 20 | 253 |
二氧化碳水合物稳定储存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王英梅/兰州理工大学
|
14:40 | 15:00 | 20 | 252 |
二氧化碳水合物快速生成方法研究综述王英梅/兰州理工大学
|
15:00 | 15:20 | 20 | 260 |
天然植物胶对二氧化碳水合物动力学形成规律的影响申小冬/成都理工大学
|
15:20 | 15:40 | 20 | 248 |
甲烷水合物中水分子及氢键的拉曼特征谱带研究黄鑫/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15:40 | 16:00 | 20 | 246 |
南海水合物分布模式分析及储层参数预测魏微 硕士研究生/成都理工大学
|
16:00 | 16:20 | 20 | 245 |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储层沉积物地质力学特征杨林/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
16:20 | 16:40 | 20 | 247 |
溶气压力对水合物再生时间的影响规律研究王晓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16:40 | 17:00 | 20 | 251 |
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力学特性研究进展王晓初/吉林大学
|
17:00 | 17:20 | 20 | 250 |
聚丙烯酰胺溶液对甲烷水合物合成速率影响研究彭赛宇/吉林大学
|
17:20 | 17:40 | 20 | 249 |
天然气水合物孔底冷冻取样方法及取样钻具的研制王元/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
|
17:40 | 18:00 | 20 | 271 |
泥质粉砂天然气水合物在低温下的分解特性研究张鹏宇/吉林大学
|
18:00 | 18:20 | 20 | 272 |
琼东南盆地天然气输导体系类型及其对水合物富集的影响左廷娜 硕士研究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8:20 | 18:40 | 20 | 273 |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出砂数值模拟研究卢静生/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18:40 | 19:00 | 20 | 239 |
干热岩井筒温度模拟研究岑学齐/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19:00 | 19:20 | 20 | 165 |
BET比表面积对页岩和煤等不规则碳材料的应用效果评价邹杰 讲师/成都理工大学
|
19:20 | 19:40 | 20 | 157 |
长宁地区五峰-龙马溪页岩不同构造部位孔隙差异保存江定川 硕士研究生/西南石油大学
|
19:40 | 20:00 | 20 | 188 |
焦石坝地区南部五峰-龙马溪组古流体演化及温压特征罗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资源学院
|
20:00 | 20:20 | 20 | 255 |
高过冷度下动力学抑制剂对甲烷水合物成核过程的影响李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
20:20 | 20:40 | 20 | 324 |
口头报告
|
20:40 | 21:00 | 20 | 184 |
不同赋存态页岩油纳米级储集空间分布定量表征-以松辽盆地青山口组页岩为例白龙辉 博士生/东北石油大学
|
21:00 | 21:20 | 20 | 122 |
美国重点页岩油区勘探开发进展及启示李倩文/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21:20 | 21:40 | 20 | 274 |
川南长宁地区龙马溪组含气页岩储层低电阻率成因分析赵振铎/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21:40 | 22:00 | 20 | 154 |
川南长宁地区下古生界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岩相及含气性特征研究邢健/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07月09日
2021
07月12日
2021
摘要截稿日期
注册截止日期
2023年07月31日 中国 北京
第七届非常规油气地质评价学术研讨会2016年10月21日 中国 北京市
第四届非常规油气地质评价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