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上二叠统龙潭组页岩气资源潜力分析
编号:177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20 13:54:29 浏览:304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07月09日 15:4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20min

所在会场:[E] 张贴报告 [E] 展板报告

暂无文件

摘要
四川盆地油气资源丰富,页岩气等非常规资源是其非常重要的资源接替领域,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上二叠统龙潭组地层展现出了巨大的页岩气勘探潜力。针对该套地层的页岩气评价目前主要聚焦局部某些区块,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为体积法,评价尺度较小,难以满足四川盆地页岩气整体评价选区的需求。基于以上问题,本文利用大量的岩石热解、碳硫分析及成熟度资料,采用生烃潜力法,从有机质热演化的角度,对龙潭组烃源岩生排烃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盆地尺度计算了龙潭组页岩气资源量。具体步骤为:首先,通过引入国内主要含油气盆地相同有机质类型未熟、低熟源岩的热解数据,建立龙潭组高过成熟烃源岩生排烃演化模型;之后,依据该模型对龙潭组烃源岩生排烃特征进行分析,明确不同类型烃源岩的原始生烃潜力指数及生排烃门限,并计算残留烃强度;最后,通过积分得到龙潭组烃源岩源内残留烃量,进而计算页岩气资源量。研究结果表明:龙潭组II型、III型有机质在镜质体反射率Ro为0.5%时达到生烃门限,原始生烃潜力指数分别为570 mgHC/gTOC、200 mgHC/gTOC,在镜质体反射率Ro为0.8%和0.9%时分别达到排烃门限,龙潭组烃源岩残留烃强度最高可达700×104 t/km2,残留烃中心位于川北、川中及川东部分区域;龙潭组烃源岩现今累积生烃量达7460×108 t,排烃量达3840×108 t,残留烃量达3620×108 t,其中页岩气资源量为196.7×108 t。综合分析认为,龙潭组烃源岩源内残留烃量大,资源量高,具有广阔的页岩气勘探前景。本研究可以有效的指导上二叠统龙潭组页岩气勘探工作,为油田增储上产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关键词
四川盆地龙潭组 生烃潜力法 页岩气资源量
报告人
张心罡
在读硕士研究生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稿件作者
张心罡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庞宏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7月09日

    2021

    07月12日

    2021

  • 06月28日 2021

    摘要截稿日期

  • 09月29日 2021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石油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