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区通常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地区),通过达成自贸协定,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相互开放市场,从而形成实现贸易投资的自由化并涵盖所有成员全部关税领土的“大区”。
从理论角度讲,对自贸区的阐释主要有发达国家视角的关税同盟理论和发展中国家视角的“中心—外围”理论、“后发优势”理论等。关税同盟理论主张,完全取消各参与国之间的关税,并对来自于成员国之外的地区或国家的进口采取统一的关税。“中心—外围”理论主张在开放条件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通过实施“进口替代”、“出口替代”和“区域共同市场”战略,推动本国贸易走“双向开放”的发展道路,逐步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工业化发展。“后发优势”理论则强调避免付出先行国家的学习成本,通过最优路径快速从低水平发展阶段进入高水平发展阶段,最终实现“赶超”。进入21世纪以来,一些理论开始更多地关注自贸区中的微观主体。尽管这些理论的角度不同,但都旨在追求更加开放的对外经济政策,降低关税水平,削减贸易壁垒,促进生产要素在自贸区内自由流动,从而促进区域内经济融合及一体化发展。
加快推进自贸区建设是一项宏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精心谋划、做好顶层设计,又要坚持务实推进、安全高效,目的是要通过建设高标准自贸区,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种规则,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加快推进自贸区建设,需要坚持世界贸易体制规则,坚持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扩大同各国各地区利益汇合点,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加快推进自贸区建设,要把“一带一路”建设等与之结合起来。着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是我国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重要战略。以此为突破口,加快推动自贸区建设,必将有利于开拓我国自贸区建设和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加快推进自贸区建设,还要把国际自贸区建设和国内的自贸试验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为引领自贸区建设和规则提出创造性的发展方向和范式。自贸试验区正是在追求制度创新、实现以开放倒逼改革的目标下诞生的。把海外自贸区建设和国内自贸试验区建设对接起来,有些制度创新、规则创新可以通过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与此同时,也可以逐渐形成海外自贸区与国内自贸园区相呼应的“双轮架构”开放体制,形成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新局面。这也是本届中国自贸区论坛以“国际自贸区合作与创新”为主题的重要目标和意义。
VIP门票:1888元, 含两日论坛门票 18/19日两日五星级酒店住宿及会议用餐。
06月19日
2017
06月20日
2017
注册截止日期
2025年04月16日 中国 北京
2025(第九届)中国国际骨科研究大会暨展览会2024年12月18日 中国 深圳市
2024深圳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2024年09月12日 中国 Beijing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2024年06月01日 中国 淄博市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第四届学术年会2024年05月16日 中国 武汉
第二十一届“中国光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2024年04月22日 日本 Narita
3rd Tech Summit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Robotics2023年10月12日 法国 Pari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gnal Processing and Security 20232023年06月15日 中国 淄博市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第三届(2023)学生学术会议2023年05月12日 中国 Nanning
第三届土木工程计算与仿真技术学术会议2023年04月14日 中国 郑州市
2023年语言,创新教育与文化传播国际会议(CLEC 2023)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