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个民族的神话故事中,都存在「英雄」原型的故事:圣经「摩西的故事」、印度「释迦摩尼佛的故事」、英国的「圣杯传奇」、俄国的「大力士波波维奇」、中国的「后羿射日」…等,都代表著当社会面临某种价值的失落与危机时,英雄就必须脱离舒适与熟悉的「母性之茧」(maternal cocoon),踏上孤独、险恶的英勇旅程,克服困难与挑战,斩去心中恐惧的恶龙,然后才能带回宝物,返回俗世拯救整个族人。
根据美国神话大师坎伯在《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 一书中所提出的看法,无论我们拥有多麽不同的背景、不同的面貌,要想成为战胜自我宿命的「英雄」,都必须经历一段个人成长的「个体化过程」,也就是「启程→启蒙→回归」的英雄旅程。英雄离开日常生活的世界,进入一个超自然的奇幻境地,在那裡遇到惊人的敌对力量,获得决定性的胜利。英雄从这神秘的探险中回归,为他的人民带回恩赐。这种「英雄旅程」的共同模式,称之为「单一神话」(the monomyth)。
在心理上,英雄旅程的试验是人生重要的一环,没有放弃自我,付出代价,是不会有收穫的。当我们不再以思考自己和自我保护为主时,我们便在意识上真正经历一个英雄式的转化。 国立政治大学外国语文学院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中心将于2017年11月25日举办「第七届翻译与跨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诚挚邀请国内外各语种专家学者以「英雄故事」为主题,就下列的子题发表论文:
神话、童话、民间传说中的英雄
文学中的英雄
文化中的英雄
民俗异志中的英雄
大众文化中的英雄
骑士文学
侠义文学
英雄主题的当代性
英雄主题文类
英雄文本之翻译
英雄故事的互文性
英雄崇拜(包含名流文化)
英雄化
英雄故事和语言教学
其他
11月25日
2017
会议日期
摘要截稿日期
注册截止日期
2016年03月26日 台湾-中国 台北
2016年第六届翻译与跨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14年11月15日 台湾-中国
2014年第五届翻译与跨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