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上海市“航运技术与管理”研究生学术论坛拟于2016年10月下旬在上海海事大学临港校区举行。上海市“航运技术与管理”研究生学术论坛由上海市教委学位办主办、上海海事大学承办,自2006年起,至今已举办七届。本届论坛将继续围绕航运技术与管理主题开展,并新设船舶与航运技术、海洋新能源和航运法制三个专题论坛。
上海市“航运技术与管理”研究生学术论坛旨在为研究生提供一个高水平、上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拓宽研究生在航运技术与管理相关领域的科学视野,并通过论坛促进来自不同学科、不同院校研究生的学术交流,启迪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营造校园良好的学术氛围,丰富研究生的知识底蕴。 论坛期间将邀请行业内知名专家做主题报告以及交流点评。
所有提交论文由本论坛组委会邀请评审专家进行匿名评审。经审核入围论文将被收录“2016年上海研究生学术论坛”文集;同时将评选优秀论文并于论坛交流期间予以表彰及向相关学术刊物推荐。 欢迎全国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研究生踊跃投稿,参加论坛交流。
本次论坛免收会务费、注册费。外校参加论坛交流的研究生,其食宿由组委会统一安排。
(一)航运安全与航海仿真;航海保障信息工程;船舶动力装置与节能减排;冷藏运输与新能源;国际海事公约。
(二)港航装备健康监控、故障诊断及其系统集成技术;港航装备测控评管与安全控制;港航机械设计制造与仿真技术;物料搬运技术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海洋新能源变换技术;港口电力传动及其自动化;船舶电力系统与推进技术。
(三)国际航运法律法规;海事仲裁法律制度;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法律;海上安全及防污染法律问题研究;海上保险法的最新发展及相关问题研究。
(四)其他相关专题。
征文格式:
(一)写作要求
1. 文章撰写项目及顺序为: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至二级部门)及其地址,邮编,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标题,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作者单位的英文译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在文稿末页写明第一作者简介(性别、出生年、民族、籍贯、职称、职务、学位、研究方向、E-mail、基金资助来源及其编号等)。
2.文章摘要要求请见附件:摘要编写要求。
3. 关键词(3~8个)应能准确反映文章主题、研究角度与特点,并尽可能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4. 文层次序号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码,一级标题用1,2,3……二级标题用1.1,1.2……三级标题用1.1.1,1.1.2……依此类推。各层次标题序号均左顶格,末位数后不加点,空两个空格后书写标题内容。
5. 正文中应使用国家规范的简化汉字,各种数学表达式、化学方程式及结构式书写要正确无误。物理量和计量单位应遵循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且不许修饰(如加缩写点、下标、复数形式等)。计量和计数前的数字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并应正确表示参数与偏差的范围。对外文字母和文种、正斜体和大小写、上下角标、张量和矢量及易混淆的字母应书写清楚,必要时做出标注。
(二)摘要编写要求
论文的摘要是一篇独立于全文、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梗概的短文。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摘要,均不能只指出做了什么、分析了什么……,关键是要写出研究的结果(不仅仅得出结论)。为此,应当明确以下几个方面。
1、撰写摘要的目的
(1)为读者检索论文服务。读者虽然看不到全文,但从摘要中就可以了解研究的水平,看出研究的方法、具体结果以及与以往同类研究的不同(创新之处);让读者很容易看出您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研究结果的区别,以决定是否有必要花时间寻找全文,从而增加论文被引用率,扩大论文影响力。
(2) 增加国内外数据库和文摘杂志的检索比例。国内外一些大的有影响力的数据库检索论文的首要条件是看其研究水平。在看不见全文的情况下,研究水平只能通过摘要来体现。从一些被国际上三大检索机构检索的论文情况来看,只是交代做了什么,而没有具体写出做的结果、具体规律、具体关系等的文章被漏检的很多。
2、撰写摘要的一般要求
摘要应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研究结果、结果分析和结论等几个主要部分。重点应突出作者研究的创新性结果,主要结果和结论应交待清楚,不能含混不清,似是而非;应避免对标题的重复和一般性内容的叙述,最大限度地增加摘要的信息量;应注意语言的表达,避免难以理解的长句,用词应通俗易懂、简洁准确。
(1)目的——研究、研制、调查等的前提、目的和任务,所涉及的主题范围。
(2)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装备、程序等。
(3)结果——实验的、研究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观察结果,得到的效果、性能等。
(4)结论——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提出的问题等。
3、撰写摘要需要特别注意的几个方面
(1)写成报道性摘要,不能写成指示性摘要(做了、分析了、提出了)。一般不用第一人称或“本文”、“作者”等做主语,而采用第三人称进行客观陈述,除非是自己首创、需特别强调的例外。
(2)一般不用引文(除非论文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和划分段落;不对论文内容作解释和评论,尤其不应作自我评价。
(3)应当重点写出研究的结果,特别是本研究的新发现、新规律、新关系。
(4)方法、模型类论文,应当交代清楚构建的原理、步骤,建立方法、模型的特别之处、特别的优势和具体特点,不能泛泛地说“很好、很快”等。
(5)英文摘要更应当写出体现自己研究水平的结果(创新性的)。英文表述要规范、符合英语语法习惯,原则上用被动语态客观描述,不要出现“In this paper” ,“this paper” ,“We”或”Author”等字样。避免键盘不能直接录入的符号,否则文摘员不会摘录。
(6)中文篇名、摘要和关键词中,不应使用英文单词或缩写词,如果在摘要中要使用,应当在首次出现时给出中文解析。在英文篇名和摘要中只有本学科熟悉的缩写词,在首次出现时应给出全称。
(7)摘要和文章的引言、结论不能相混淆,但结论中的主要结果应当在摘要中体现!
(8)中文摘要以200~300字为宜,英文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
(三)参考文献要求
参考文献必须在正文标明引用,且文后所列参考文献必须按正文出现顺序编号。内部资料、产品说明书等非正式出版物一律不引用。文中相应处用带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字上角标出。其格式为:
(1)期刊:作者姓名.文章名[J].期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书籍:作者姓名.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3)论文集:作者姓名.文章名[C]//论文集主要责任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作者姓名.论文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专利文献:专利申请者.专利名称:专利国别,专利号[P]. 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6)电子文献:凡属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按照(1)和(2)的规定处理,但文献类应改为[J/OL]或[M/OL],除此之外的电子文献的格式为“作者名.文章题目[电子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日期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或访问路径.”。
其它种类参考文献规范请见“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
10月01日
2016
会议日期
初稿截稿日期
注册截止日期
2024年12月13日 中国 Xuzhou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2024年11月30日 中国 Beijing
2024年“全国外语教学与研究博士生论坛”2024年10月25日 中国 Xi'an
第二十九届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2024年09月25日 中国 Beijing
2024年全国博士后学术交流论坛2023年09月12日 英国 Southampton
Short Course on Disaster and Resilience2023年08月29日 加拿大
Short Course on Fatigue Fracture Analysis2023年07月25日 英国 Southampton
Short Course on Project Economic Evaluation and Financial Modelling2023年06月16日 中国 德清县
2023全国智能驾驶测试赛(长三角赛区)暨中国国际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峰论坛2022年10月21日 中国 西安市(Xi'an)
2022非牛顿流体力学研讨会2022年09月01日 中国
首届中国国际矿山建设学术会暨第五届国际竖井设计与施工学术会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