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已开启

查看我的稿件

注册已开启

查看我的门票

已截止
活动简介

2015年9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发言强调:“各国要根据自身禀赋特点,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在南南合作圆桌会议上指出各国“各国要发挥各自比较优势”。这些正是新结构经济学的核心理念和分析的切入点!与西方主流的新(内生)增长理论处于同一时期,新结构经济学的雏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集中体现在林毅夫等1994年首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十多国文字的《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一书中。基于该书的理论框架基础,林毅夫2007年以剑桥大学马歇尔讲座讲义出版的《经济发展与转型:思潮、战略和自生能力》一书将基于中国经验提炼的理论推广到了全球历史背景中。林毅夫2012年在世行首席经济学家任期结束前出版的《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一书系统阐述了新结构经济学的基本框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新结构经济学体系日趋成型。 新结构经济学旨在总结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与转型经验,有望成为中国本土化自主理论创新的典型代表。新结构经济学研究范式的独特性体现在基于广大发展中经济体自己所有的(也就是要素禀赋),所能做好的(也就是比较优势)来分析与提炼在此现实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与转型的目标、过程与方法,不同于西方主流理论以发达国家所有的(资本技术密集的先进产业)和所能做好的(完善市场制度安排)作为发展与转型的目标来分析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和发展转型政策。新结构经济学是关于经济结构及其变迁的新古典框架,核心思想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互动,原理则是结构变迁的价格理论,包括以禀赋结构的供给与需求为主要内容的静态和动态一般均衡理论。新结构经济学形成了以禀赋结构升级和生产结构升级作为发展过程,以企业的自生能力作为微观基础,以要素相对价格作为分析的手段,以发挥比较优势利用后发优势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方法,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作为政策导向的一套关于发展与转型的分析框架。新结构经济学具体领域的应用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新结构产业经济学、新结构金融经济学、新结构劳动经济学、新结构区域经济学、新结构国际经济学、新结构周期理论、新结构环境经济学、新结构转型经济学、新结构制度经济学、新结构国际发展学等等子领域,构成了一套经济结构的科学。新结构经济学在其基本原理与具体领域有着广泛的研究前景,有望重构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大部分理论体系。 紧接新结构经济学国际年会(12月14-15日)之后,北大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筹)将于2015年12月16-19日在北京大学举办新结构经济学方法论的研讨会。诚邀对新结构经济学感兴趣、具备数学建模或实证研究基础的爱好者,尤其欢迎数学背景强的学者参与这场为期4天的高密度头脑风暴。本次研讨会不要求提交正式的论文,但需要准备至少一个议题讨论的详细书面发言材料。

征稿信息
留言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留言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2月16日

    2015

    12月19日

    2015

  • 12月19日 2015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北大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