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已开启

查看我的稿件

注册已开启

查看我的门票

已截止
活动简介
任何意义必须被置放在一定的语境中,某种框架之下,才能得到解释。不仅人类的表意活动如此,整个自然界中的符号表意也是如此。生态符号学旨在探索生命主体与自然界之间的符号意义过程,尤其是自然环境与文化之间的彼此形塑关系。生态批评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向我们证明了,自然和文化的层级结构关系是可以被显明并且解构的,而爱沙尼亚裔的德国生物学家、生命符号学的奠基人乌克斯库尔(Jakob von Uexküll)的环境界(umwelt)理论,和塔尔图-莫斯科学派的领军人物洛特曼(Juri. M. Lotman)的“符号域”理论,则为我们将生命研究和文化研究相融合,提供了合适的理论工具。因此,在乌克斯库尔逝世60周年之际,2014年度的国际生态符号学会议在爱沙尼亚的塔尔图大学举行,具有特别的纪念意义。 本次会议的题目为“形塑自然:符号、故事和意义生态”(Framing Nature: Signs, Stories, and Ecologies of Meaning),主办方为塔尔图大学符号学系,协办方为塔尔图大学文学与戏剧系、爱沙尼亚符号协会和环境历史中心,会议时间为2014年4月29日至5月3日。本次会议是欧洲文学文化与环境研究协会两年一度的年会和北欧跨学科环境研究第九届会议的融合,以生态符号学作为切入点
征稿信息

重要日期

2013-10-10
摘要截稿日期

征稿范围

其参考议题包括: ● 生命世界与非生命世界中的主体、符号和故事; ● 地方自然史,地方知识和自然再现; ● 作为自然的认知形塑的映现、模塑和说故事; ● 生态翻译学:翻译自然和自然书写; ● 规模效应:自然和自然再现中的时空框架; ● 文化生态学和生态符号学:自然和文化的符号系统互动; ● 比较方法论:环境人文学中的不同学科对研究对象的形塑; ● 环境认知和科学、政策话语实施的框架化; ● 大众传媒和流行文化对环境意识的作用
留言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留言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29日

    2014

    05月03日

    2014

  • 10月10日 2013

    摘要截稿日期

  • 05月03日 201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塔尔图大学文学与戏剧系
爱沙尼亚符号协会和环境历史中心
协办单位
塔尔图大学文学与戏剧系
爱沙尼亚符号协会和环境历史中心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